安顺地戏是贵州安顺的地方传统戏剧,流行于安顺、平坝、惠水等市县。据传起源于明清时期进入贵州的军队。每一地戏戏班专长于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杨家将》、《岳传》等。安顺地戏音乐粗犷朴实,伴奏简单,一般适合在旷野演出。演员面戴脸壳(面具),脸部蒙盖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但表演动作幅度则甚大。
安顺地戏的起源跟什么有关其最重要的演出道具是什么?
安顺地戏的起源与明初开发黔中有关。据说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为防范“诸蛮”造反,遂令在现贵州的安顺、平坝一带驻扎人马、修建城池,随着南征明军和移民的入侵,中原文化也被带入贵州。其中以祭祀驱邪逐疫的为主的“傩神”傩文化也随之带入。盛行在明军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与当地民情、民俗融合,最终形成了安顺地戏。
安顺地方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剧,最显著特点是“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地戏面具既有神格又有人格。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子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