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乐清细纹刻纸的发展历史有哪些阶段

据考证,乐清剪纸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部分。一、早期剪纸以女性为主体,以美化生活为主流,以剪为主要手段。但是,剪纸的题材、内容、手法、形式与我国其它地方的剪纸有所相似,并无鲜明的地方特色。二是南宋时期“龙船灯”的出现,打破了女性艺术的范畴,成为男女皆为的民间手工艺术,随着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走向巅峰,并从原来以剪为主变为以刻代剪。所以,也有人将乐清的细纹剪纸叫做细纹刻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足以说明细纹剪纸在工具使用上已起了变化,使乐清的剪纸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个性语言。

乐清细纹刻纸的发展历史有哪些阶段?

宋朝。随着南宋“龙船灯”的出现,乐清的细纹剪纸应运而生。作为龙船灯上的窗花装饰,开始演变,从造型语言上变原来花鸟、草虫为主为几何形状为主,常见有柳条纹、砖块纹等。这个时期的剪纸,作为龙船灯上专有的用途,开始变的细腻而富有装饰性,使乐清的剪纸初步形成个性语言,与原来的女性剪纸逐渐拉开了距离。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的剪纸叫做乐清细纹剪纸的起始阶段,或叫初级阶段。

元明两代。随着每年“龙船灯”活动的频繁出现,人们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民间艺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造,丰富了细纹剪纸的语言,技术也开始变得更为娴熟,图案开始逐步精细。这一时期的细纹剪纸着重讲求对比与变化的形式美,一般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粗内细为常见,外面多为柳条纹,里面一般有砖块纹、十字纹、井字纹等。我们可以把这个阶段的细纹剪纸叫做成熟期。

明清两代。明末清初,随着乐清商业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和娱乐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每年春节开始有"龙船灯"的赛事活动。而评判龙船灯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龙船花"的精美程度,这就成为民间剪纸艺匠呕心沥血、精心创作、不断创新的强大驱动力。这时,龙船花除了砖纹、十字纹、井字纹灯纹样外,还有长寿纹、正字纹、鱼鳞纹、双喜纹等。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创作,使细纹剪纸的纹样增多到几十种,使细纹剪纸艺术的语言更加丰富,技法更加成熟。所以把这个时期的细纹剪纸称为高峰期。

新中国成立至今。新中国成立后,乐清的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手工艺队伍不断壮大。其中,黄杨木雕、石雕、竹编、草编、米字花边等产品远销国外。乐清细纹剪纸是在这一时期手工业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当地人就是将龙船灯的饰花"龙船花"转化为商品,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把"龙船花"改名为"乐清细纹刻纸",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与地区,深受世界友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