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作为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文化演变,形成了以京剧、越剧、豫剧、评剧、黄梅戏为主的中国五大剧种,其中各地区百花齐放。每个剧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比如京剧,代表作有《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等剧目。越剧,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等剧目。豫剧,代表作有《春秋配》《梵王宫》《黄鹤楼》《三拂袖》《三上轿》等剧目。黄梅戏,代表作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等剧目。评剧,代表作有《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
中国五大戏曲的代表作有哪些?
一、京剧,有《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等代表作。
京剧的原体是徽剧,始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吸收昆曲、秦腔以及不同地域的民间曲调交流融合而成京剧,位列中国戏曲榜首,有“国剧”之美誉。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
比如《玉堂春》,就是清代花部乱弹作品,故事取自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24《玉堂春落难逢夫》,讲述名妓苏三与吏部尚书之子相识、波折以及最后团圆的故事,时常听见老人哼唱:“苏三离了洪洞县……”。
二、越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等代表作。
越剧流传甚广,有第二国剧之称,外国人称为“中国歌剧”,发源于浙江嵊州,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之特色,流传于世界,由男子越剧转变成女子越剧为主,多以才子佳人为主题,极具江南之灵秀气息。
如《追鱼》讲述北宋嘉佑年间,张珍和金牡丹自幼指腹为婚,后来张珍家道中落遭金丞相冷眼相待,命其独居草庐读书,伺机退婚。碧波湖畔的鲤鱼精夜里变成假牡丹与张珍相会,被真牡丹发现赶出金府。金丞相误以为女儿与人私奔,闹出真假牡丹的戏码,最终鲤鱼精化凡,与张珍成亲。
三、豫剧,有《春秋配》《梵王宫》《黄鹤楼》《三拂袖》《三上轿》等代表作。
豫剧起源于河南开封,因其伴奏是用枣木梆子打拍的,所以得名河南梆子。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传承、创新、发展而来的豫剧唱腔铿锵大气,擅长表达人物内心情感,广受国内外人士的欢迎。2006年,豫剧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春秋配》来说,讲述一对才子佳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其中以““捡柴”最为经典”。少女姜秋莲遭受继母虐待在郊外捡柴,书生李春发偶遇姜秋莲心生同情赠银,继母得知污蔑女儿不贞打算告官,姜秋莲与乳母一同逃走……
四、黄梅戏,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等等代表作。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盛行于安徽安庆,是融合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等逐渐发展起来的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极具感染力,黄梅戏的鼻祖刑绣娘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讲述七仙女私下凡尘和农民董永结为夫妻,然而好景不长,最终被玉皇大帝活生生拆散的悲剧爱情,尤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几句最为耳熟能详。
五、评剧,有有《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代表作。
评剧俗称“蹦蹦戏”或"落子戏",从流行于19世纪末河北唐山民间的说唱艺术莲花落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融入了东北民间歌舞,擅长表达当代人民现实生活。
以《小女婿》为例,这是发生在建国后东北山村的故事。陈二妻子游手好闲,喜欢保媒拉纤,有罗寡妇拜托她为11岁的儿子说合亲事,其实想为家里添个干活的人,陈二妻子原本不肯,见聘礼丰厚,谢媒钱也足,想起了贪财的杨香草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