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你知道为何小河锣鼓为称为是巴渝文化时光里淬炼的手艺吗?

  没有华丽高档的现代乐器,只有农民家中常见的脚湓、簸箕、唢呐,奏出相互欢快悠扬的音乐,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这就是渝北特有的“小河锣鼓”。

  小河锣鼓,一种由大小唢呐、大锣、铛锣、钵锣、脚盆鼓等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孕育于巴山渝水间的小河锣鼓,有着浓郁的川渝特色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具有展现乡土风貌的艺术魅力。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小河锣鼓走向衰落,民间艺人苦苦坚守。2011年,小河锣鼓的保护和传承迎来了转机:这项古老悠久的巴渝民间技艺跻身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抢救性保护工作力度加大。但时至今日,小河锣鼓的保护和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这项拥有370年悠久历史的民间技艺究竟该何去何从? 

  小河锣鼓主要分布于重庆市渝北区大湾镇一带。据传,小河锣鼓产生于大湾镇蒋、唐两家人的“斗富”情结。据渝北区文化馆的资料介绍,公元1647年,蒋姓、唐姓两姓旺族在两条小河交汇处修建大湾场,邀约三支民间吹打乐班,轮番吹奏十天十夜,因而得名“小河锣鼓”。自那以后,小河锣鼓开始在大湾镇盛行。解放前,渝北作为大竹县、邻水县通往重庆的要道,人员流动频繁、场镇繁荣,小河锣鼓常与外来的各路戏班争奇斗艳。

  改革开放后,小河锣鼓经历过一段辉煌时期。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农村文娱生活贫乏,吹打乐便在农村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红白喜事、祝寿拜年、清明祭祖乃至赶庙会、岁时节令、店铺开展等,村民都会请来乐班坐堂吹奏。曾经的民间乐手大部分是以务农为主,兼习小河锣鼓的农民。以乐班为组织形式,乐班成员一般是家族中的成年男性。历史较长的乐班已有五、六代传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小河锣鼓在当时被视为一门手艺,而要掌握手艺,必须经历艰辛的学艺历程。即便这么辛苦,当时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从事小河锣鼓演出,那时演一场的收入在农村还是相当可观。小河锣鼓盛行时期,村子里基本每天都能看到“吹吹”。一般一场演出后,每位乐手会获得一到两元钱的收入。

  “在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时候,可以算是主要收入了。那时农村比较穷,送礼才送两块钱。”周氏乐班第三代传承人周伟的父亲这样告诉“非遗保护”。“手艺人”的付出除了获得物质上的回报,还有人们的尊重。“我们以前吹丧葬的时候,进门之前,主人家的男女老少都要出来在我们面前跪一排。”冯俊回忆道。67岁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冉崇荣说:“那时不管我们年龄多大,村民们都很尊重,‘师傅、师傅’亲热地叫着。”

  然而,好景不再。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年轻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流失到城市,传统习俗日益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对日渐式微的江面锣鼓,有人感叹终有一天会失传;有的人看的很淡定。毕竟新老交替就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