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有着“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美誉的潮州大锣鼓你了解多少?

  潮州大锣鼓植根于潮汕地区,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和东南亚,有“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美誉。是以鼓为中心和指挥,以锣、钹等各种打击乐器,以唢呐等弦乐为主要乐器,配以管弦乐的大型合奏音乐。潮州大锣鼓雄浑雄浑,气势磅礴,音乐风格优美明朗。鼓的指挥方法和击鼓方法独具特色,尤其是独特的摇槌和甩槌技术。有时还借鉴武术的“拔剑”、“挑剑”,“连环割”等动作,手势鼓花千变万化,带有极其浓厚的表演。

  潮州大锣鼓源远流长,据有关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唐宪宗元和年间(819),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祭神文章中已有吹击管鼓的记述,“吹击管鼓,侑香洁也”,“侑以音声,以谢神贶”,“躬斋洗,奏音声”,说明那时已有鼓吹乐的存在。明宣德七年剧本《刘希必金钗记》中有“三棒鼓”和“得胜鼓”的锣鼓字谱记录。嘉靖丙寅年的《荔镜记》中,对潮州元宵佳节有“鼓乐吹唱”、“满街锣鼓闹喧天”的描述词句。明清时期,潮州戏曲活动鼎盛,民间音乐也随之发展,锣鼓乐在舞台和民间已十分流行。每当逢年过节游神赛会,大锣鼓班便列队行进演奏,穿街走巷(长行套);或集中坐定广场舞台演奏,进行交流比赛(牌子套),并成为潮州民间习俗。它既是“御前清曲”,也是“间里俗乐”,这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品格成就了艺术的原动力,使潮州音乐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得以绵延至今。

  潮州大锣鼓传统十八大套是:《关公过五关》、《双咬鹅》、《红迈追舟》、《十仙潘桃会》、《岳飞大战牛头山》、《复中兴》、《六国封相》、《抛网捕鱼》、《陈生告官》、《薛丁山三休樊梨花》、《薛刚祭坟》、《十八寡妇征西番》、《秦琼倒铜旗》、《黄飞虎反朝歌》、《绿袍相掷钗》、《八仙庆寿》、《天官赐福》、《斗鸡》等。表现的都是西秦戏、正戏、潮剧中有关剧目的内容。通过对某些场次唱腔、曲牌、锣鼓经的有机结合而实现了创造性的大型器乐曲的成功转换。特别后期大力提倡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创作活动,促使它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因此潮州大锣鼓在创作手法、乐器组合、演奏方法和表演技巧等方面大大地打破传统程式,有时还大胆地使用大提琴、倍大提琴等,以补充乐队的低音,比如潮州大锣鼓传统曲目《抛网捕鱼》,从原先整个套曲的19首曲牌选择几首较形象而较能突出主流的进行整理,结合会演节目具体要求,整理成为精装版的“抛鱼”。

  潮州大锣鼓演奏分长行套和牌子套两种。长行套:由民间的唢呐鼓手班为适应游行赛会和广场演奏的需要发展而成,大多为行进中演奏。大锣鼓常用鼓乐段有:火炮鼓,洗马锣鼓,拗槌锣鼓,相思锣鼓等。管弦乐的二板长行套和三板长行套节奏规整,大多是从传统套曲中提取的较优美动听的旋律,常用乐曲有:“小梁州”、“一粒星”、“过江龙”、“北山茶”和“闹江州”等。在游行时,锣鼓套与管弦乐曲交叉进行,雄壮粗犷的大锣鼓声和优美悠扬的管弦乐声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牌子套:又称套曲锣鼓,大多在舞台上坐定演奏。由民间唢呐鼓手班搬演正字戏曲牌音乐锣鼓演变而成,约形成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大锣鼓的套曲牌子主要用于表现戏曲人物故事情节。

  潮州大锣鼓按传统习惯分文套、武套两类。文套多为叙事性的抒情乐曲;武套大多描绘战争场景。武套所用乐器:打击乐器有大鼓、低音鼓、斗锣,深波、钦仔、抗锣、苏锣大钹、小钹,各乐器均有固定音高要求。如斗锣音高为所奏乐曲的sol音,大钹、小钹为Re,钹仔为do,深钹为sol或Re等。管乐器用双管编制,唢呐(2)、笛子(4--8),潮州大锣鼓武套不用弦乐器。文套所用打击乐器与武套同,但斗锣仅用二至四面;管乐器有小唢呐、笛子;弦乐器有扬琴、二胡、梅花琴、三弦、琵琶、低胡、大胡,中阮等。

  潮州大锣鼓打击乐的主要特点是用大鼓、斗锣、深波、钦仔,有时还加掌手板。其演奏风格浑厚雄健,刚劲激昂,传统乐曲有许多是表现历史战争题材,很有气魄。潮州锣鼓从结构方面来看,主要是器乐曲牌与锣鼓牌子的交替联缀。特别是潮州大锣鼓,它是在故有的庙堂祭祀式基础上,由潮州的正字、西秦、白字、潮州戏、外江戏等地方剧种的戏曲演变而来。套曲大都具有情节,除器乐曲牌与锣鼓牌子外,最初还有唱腔、唱词,后来逐步去掉了唱腔、唱词部分,升华为纯器乐套曲。但它仍与潮剧情节和音乐,当地戏剧伴乐的鼓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潮州大锣鼓《樊梨花征西》,由《武点绛》、《粉蝶》、《草鞋踏清》、《杀雄虎》、《雁儿落》等三十六段旋律并间插锣鼓段组成,结构庞大,情节完整。难点就在于潮州大锣鼓司鼓艺术的独特风格,要了解他们的音乐规律,以及各种打击乐器的配置和声效等。

  清末民初,市镇各区及各个乡村纷纷组织锣鼓班。各锣鼓馆清师教习传授,互相竞技斗艺,促使潮州大锣鼓在乐器组合、演奏内容和演奏技巧上日臻完美,创造出一整套带有表演色彩的司鼓敲击手法,乐队从仅有双唢呐增加了拉器乐和弹拨乐,形成完整的锣鼓管弦乐队,使潮州大锣鼓既内容丰富,气势磅礴,又多姿多彩,别具一格,可谓是东方的交响乐,可与西方的交响乐相媲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潮州民间音乐团成立,多次参加全国艺术会演。1957年,由林运喜、董峻、陈梁杰、李金浩、蔡余文等器乐名家参加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演奏了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等,荣获一级奖金质奖,饮誉国际乐坛,得到音乐理论界的高度评价,为祖国争得荣誉。2004年中国农历正月初三,“中华鼓王”陈镇锡与其子司鼓的潮州大锣鼓作为中法文化年中国新年大巡游的压轴节目,穿过法国凯旋门前香榭丽舍大道,征服了巴黎观众。

  潮州大锣鼓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门类。现已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打击乐专业必须掌握的四种鼓种之一。解放前,从事这项活动的多为民间艺人,文化程度较低,以前的评分也不严格。学习潮州锣鼓是民间鼓手口头手把手教出来的。直到解放后,他们的名字才出现在《潮州市戏剧志》和《潮州市民间音乐志》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都丢失了。浩如烟海的中国民族音乐品种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人物研究价值,是中国音乐的根。潮州锣鼓作为南方鼓乐的代表,已经成为广东文化的象征,需要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