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没有普及的原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解决了雕版印刷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雕版印刷虽然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自己不可克服的缺点:雕版费时、费力、费料,必须是每一本书雕一套板,印刷时只能在部数上增加,而不能在种数上增新,如要增新,就只能再刻一套板;并且大量书的更新造成大批板片的堆积,保管存放十分不便;如有错字不容易更正,只能另刻一板。活字印刷相对于雕版印刷来说,它可以提高印书效率,只要有一套活字便什么都可以印,既经济方便,又减轻保管负担,如果出现错字、漏字,可以及时补正。这些优点是雕版印刷所无法比拟的。。既然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却迟迟不能代替雕版印刷,这种现象是比较特殊的。造成这种特殊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活字印刷术在技术层面上的不完善,汉字的特殊形态是延缓活字印刷术推广的另一个原因,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也影响着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播与普及,活字印刷术在工艺技术的应用实践上也遇到了阻碍。

  活字印刷术在中国没有普及的原因有哪些?

  一、活字印刷术在技术层面上的不完善。《水经注》序注云:“昨夜江南所进之书有《鹃冠子》,即活字版,第字体不工且多讹谬。”虽然活字印刷是一种比雕版印刷要先进的技术,但并不是说其从发明的那一刻开始即是先进的,可以马上代替已得到广泛应用和盛行的雕版印刷。在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达到了高度完善的状态,不仅在数量上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在雕版技术和印刷质量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活字印刷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技术上还需要改进和发展。

  1,活字排印,很可能会造成排字行距不整齐,乃至歪斜,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活字印刷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捡排起来的,可能是捡排、试刷时未经严格校正,也可能是因为活板不紧,在印刷过程中导致众多字印之间愈发松动,出现单字打横、甚至倒置的现象。

  2,活字版所排印的字大小不一样,并且笔画粗细不均。活字是一字一刻,不像雕版是写稿上版,刊工一气呵成,因而字体大小、粗细一致。

  3,活字印书易造成印纸墨色浓淡不均匀。由于活字版是一个个的单字排捡而成的,这种活字版不但边栏界行往往高出版面中的文字,而且文字与文字之间也有高低不平的现象。即使是开始刷印前再怎么用平板压平字面,而在刷印过程中由于活版卡屑不紧,仍会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这种版面上边栏界行与文字之间,以及文字与文字之间凹凸不平的现象,致使凸出来的地方着墨就重,凹下去的地方着墨就清淡。

  4,金属活字不易着墨,从而影响到印刷效果。清代以前活字以胶泥、木、锡、铜、铅等材料制成。其中金属活字尤其是锡活字较之泥活字、木活字吸水性要差一些,加上与金属活字配套的油墨没有很好解决,以致难于使墨,造成印刷效果不好。如元代王祯《农书》所附《造活字印书法》曾载:“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因此,活字印刷在技术层面的不完善决定了其代替雕版印刷势必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二、汉字的特殊形态是延缓活字印刷术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活字印刷术,其技术的推广使用相当缓慢,并没有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与汉字体系不能说没有很大关系。1048年前后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大约在1314年,元代山东人王祯创造出木活字印刷术,到了1488年明代无锡人华燧才开始使用铜活字印刷术。对比之下,大约在元代活字印刷术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1445年德国人古登堡首创用铅合金铸成活字,印制出有关末日审判的诗歌作品。此后,这一技术在整个欧洲迅速传播,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了铅字印刷的机械化。

  从1445年到1500年,欧洲先后建起1000多个印刷所,出版了35000多种印刷品,发行量多达1000万份,这在人类历史上乃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大传播。不难看出,活字印刷术在中国经过五六百年才逐渐得到推广使用,而在欧洲只用四五十年便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方块体系信息量庞大,数量很多,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的需要,最少也得有几万个活字,有的甚至要刻制十几万个活字。这样大的数量,制作工程是相当繁复的。但是,对于欧洲人所使用的拼音文字体系来说,仅需要制作数十种字母、字符的活字,便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排版工作。数千种活字与数十种活字彼此相差两个数量级,这种差距使得以汉字为载体的信息传输速度要比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输速度低出许多,客观上延缓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三、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也影响着活字印刷技术的传播与普及。台湾学者刘君灿在他的《科技史与文化》中认为“文明创发衍展的条件及局限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环境等外在的因素,也有理念上、思想上的内在因素.”6在封建社会,人们对新思想、新技术常常持保守怀疑的态度,只要视某一事物为正宗,便常认为代替这一事物的新事物是佞邪,对于活字印刷术便是如此。明代陆深《金台纪闻》曾说:“近日昆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夫印已不如录,犹有一定之义;移易分合,又何取焉!兹虽小故,可以观变矣。”这种观点固然腐不堪驳,但在当时则是很有代表性的思想。此外,自雕版印刷发明以来,印刷品不仅作为阅读对象和传播知识的媒介,还作为一种艺术品和传播书法的载体。文人和藏书家对印刷品的评价,往往是基于上述标准。而雕版印刷术所具有的这种功能,是雕版所难以取代的。从艺术审美角度上来看,活字版很难超过雕版。

  雕版是书写上版稿,上下字之间的撇、钩、竖、捺有时交叉,笔画相互照应,这样就排行整齐,字体结构美观。虽然活字版不乏排印精良的版本,如明弘治十五年(1052年),无锡华理以铜活字排印的《渭南文集》,排印非常精湛,字体与各家不同,字画起落转折有棱角。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其技术上的缺陷,活字版排印出来的书籍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或字体排行不整齐,或单字大小不一致,或个别字倒置或横卧,或着墨不均匀,而且活字版一旦制成,只能用一种固定的字体。这些对于讲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追求字体美观悦目、行文灵秀飘逸的古人来说,是不易接受的。尤其是在藏书家的眼里,认为活字本的质量还不如雕版,一般需要快速出书时才使用活字版印刷。

  四、活字印刷术在工艺技术的应用实践上也遇到了阻碍。中国科技较偏重于经验和实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印刷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宋代开始发展形成为三大刻书主体,即官刻、家刻、坊刻。官府刻书以儒家经典为主,官刻正式采用活字版,一直到清代的康熙时期才开始,最大规模的一次是雍正年间用铜活字排印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另一次是乾隆年间用木活字印刷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私家刻书除翻印经文外,则以文集较多,私家运用活字版印刷是很早就开始了,但一直处于实验阶段,并未大规模应用,但就出版书籍的绝对数量来说,雕版远远多于活字版;作为印刷行业的另一大主体——书坊,则是完全以盈利为目的的刻书机构,以贩卖为主,品类繁多。

  雕版印刷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有大量专门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且分工精细,形成了专业化的格局。而活字版工艺是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它比雕版要复杂得多,光是活字排印的前期工作——制作活字模板就相当麻烦,需刻制几万甚至几十万个活字模,如果印书篇幅过大,排印过程中同时需要几套字模;一书印成,另一书还需重新排版。这些都会造成投资过大,因此“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成本才会降低。而我国古代图书发行流通量不是很大,市场需求量较小,大多数书印刷的数量不会很多。这样,书坊为了追得利润,力求降低成本,就不愿意丢掉原有的传统雕版工艺,而去采用活字印刷这种新技术。于是在应用实践上,活字印刷遭到了来自印刷主体——经营者主观上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