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据说是唐明皇也喜欢的临清架鼓流传至今风光是否依旧呢?

 临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传统文化在这里的传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临清架鼓是临清人代代相传的喜庆风格。 临清架鼓何年、何人所创?大桥架鼓会一些上了年纪的会员说:“我们爷爷的爷爷都敲过架鼓,至于临清架鼓到底有多少年历史了,我们也说不清。”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民间和学者中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且似乎都有些扑朔迷离,但其都与我国古代的两位著名皇帝有关。

有一种说法称,1763年,乾隆帝沿京杭运河南下,船经临清时龙旗招展,船上随行者鸣锣击鼓以显龙威。临清码头工人对雄壮的鼓声甚感兴趣,便设法学会了鼓点,并以口模拟鼓点为乐。民国初期,临清人洪鹤岭发动群众购置锣鼓,传授鼓技,始有架鼓会,后传承至今。

但也有一些学者研究认为,临清架鼓应源于唐朝。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唐明皇精通音律,喜奏“羯鼓”等乐器。当年,他还曾在宫内组织了一个鼓队,时常演奏。这些学者经考证认为,当时的“羯鼓”即为后来的架鼓。

“我更认同‘唐朝说’。”程占吉说。程今年63岁,临清市副研究馆员、原临清市文化馆副馆长。他的根据有二:第一,临清县志载有“羯鼓始于唐”。“羯”字发音和“架”字近似。第二,“羯”从字义上来讲,是指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而在早年,临清架鼓演奏队伍都有会旗打头或相伴,旗子为蓝底白字,边缘为锯齿状,旗杆顶插有野鸡翎。而这种旗子就是某个少数民族的标志。据此也可推断,临清架鼓就是“羯鼓”。

解放前,临清架鼓是和寺庙以及寺庙主持的祭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沙福河说:“听村里老人说,解放前临清庙宇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共有72座。”当时,每座庙宇都定期组织庙会。庙会期间,各架鼓会便和庙宇自由结合,参与其中,赚取报酬。

除了主要参加庙会的祭祀活动外,在商家开业和大户人家婚丧嫁娶时,他们也前去提供服务。也正因如此,在旧社会,架鼓成了“‘要饭人’的艺术”。“因为民间架鼓在早年的社会地位低,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关于这一民间音乐艺术,就连文献资料也少有记载。”程占吉说。

上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临清架鼓经历了一个最为繁荣的发展阶段。据程占吉掌握的资料,解放前,临清的架鼓会不少于5个。“当时,凡有大庙的地方,都有架鼓会,比较出名的有南坛奶奶庙鼓会、古迹奶奶庙鼓会、跸霞宫庙鼓会、更道街鼓会等。”

后来,文革破“四旧”,临清架鼓遭遇劫难,曾经兴盛一时的架鼓会悉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祖辈都敲架鼓的沙福河、洪玉清等人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临清架鼓消亡。十年浩劫刚一结束,他们就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重整旗鼓,成立了临清大桥架鼓会。临清架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据了解,临清大桥架鼓会如今发展会员30多名,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的也只有13岁,鼓艺传人已发展到了第五代。近些年,临清架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屡获好评。在山东省民间器乐比赛中,临清架鼓曾拿过金奖;在聊城市历次大型庆典演出活动中,临清架鼓也多次受奖。

临清架鼓技艺从没有什么文字资料留世。“老艺人们都逐渐老去了,时间一长,谁能保证传统的、原汁原味的鼓艺不会流失?”程占吉是个有心人,从1978年开始,他深入民间走访老艺人,对架鼓艺术展开抢救性的搜集、挖掘和整理。“自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六首鼓牌(包括点鼓、滚鼓、大排鼓、小排鼓、二十八宿、三番带滚鼓)的总谱,早在前些年我就已记录整理完毕,并被载入《中国民族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临清架鼓在传承发展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亟须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目前会员太少。理想的状态会员应该至少有上百人。”沙福河说,“按照架鼓会的传统演出要求,一个鼓队一般不能少于40人。但现实却是,我们的所有会员加起来才只有30多人。人数太少,肯定会影响整体演出效果。这对大桥架鼓会的发展也很不利。”

洪玉清则认为,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是架鼓会运转经费不足。“现在乐器老化,部分锣鼓需要更新,但架鼓会里没钱,只能作罢。”据了解,大桥架鼓会平时除了商业演出报酬外,其他经费来源很少。

“要想解决问题,大桥架鼓会的组织方式和性质首先要改变。”程占吉认为,大桥鼓社仍然继承了临清鼓社原有成员的天然组织地位,其组织是“自然组织”,而沙福和、洪玉清是“自然首领”。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牵头组织成立桥鼓协会。因其临清架鼓是一种“广场艺术”,舞台表演的机会很少。临清架鼓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各种表演形式的需要,如何搬上舞台发扬光大,仍需努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