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山区,居住着中国第四大少数民族——苗族同胞。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从中原慢慢迁移到西南山区,至今仍传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建筑、节日和习俗。所以,我们去贵州旅游,总能看到片片苗寨,大批身着盛装的苗族儿童,以及他们欢快的民族舞蹈。
芦笙,苗语称为“梗”或“嘎”,是苗族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苗族芦笙具有悠久的历史源流,它不仅是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而且是苗族的象征和标志。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据考古发现,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葫芦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
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根据宋陈旸在《乐书》中有关“瓢笙”的记载,最早的芦笙制作过程中,笙斗是由葫芦代替,簧片则由芦苇片替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制作芦笙的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的材料主要分别是杉木、白竹、响铜、树木等。
芦笙的制作大致有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做簧片,“簧片”就是通过把铜加热,之后经过锻造,使其变成薄薄的一片。簧片制作水平的高低影响芦笙发音的高低,这个制作过程非常考验制作者的水平;第二个步骤:做笙管,一般芦笙是有六个管的,其主要制作材料是竹子,一般是白竹,青竹等。它的主要作用使音量扩大、音响洪亮、音色更加优美动听;第三个步骤:做共鸣管,其最大的作用是扩大音响效果;最后一步,将各个部件细心地组装起来便可制成一份完整的芦笙。
关于芦笙的神话传说有两种说法广泛流传。传说之一,苗族的芦笙起源于立箫,它的主要使用目的是用以吓跑野兽,避免人死后尸体停丧期间被破坏。苗族始祖蚩尤家共有六个兄弟,每家都有一管立箫,用于死人时吹奏吓跑野兽,但这立箫必须一次性同时吹响六管才能发挥效果。蚩尤一次嫁女,女儿意外死亡,蚩尤决定派人到女儿死的地点去做祭祀,但又担心派去六个法师无法回还,于是就请乐师用葫芦将六支箫管串在一起,派一名法师去吹奏,于是六管芦笙就这样产生了。
传说之二,蚩尤与炎帝和黄帝进行了激烈的战争,蚩尤战败,为了团聚起四分五裂的苗族人,蚩尤派人砍来竹子做成“立箫”到山上去吹奏,流落四方的苗族同胞听到熟悉的箫声,就顺着声音汇聚起来。终于,苗族又团聚了。此后,蚩尤为了让族人紧密团结,请乐师用一个葫芦把六支立箫捆串在一起吹奏,用来随时召唤族人。由此,产生了芦笙。
在贵州苗族地区,芦笙活动已经成为其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伴随了苗族几代人。芦笙不仅是苗族的传统乐器,也是苗族文化传承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芦笙已经成为多种文化的结合体,它的作用已经影响和覆盖了苗族人的日常生活,成为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