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针灸留针和不留针的区别有哪些

  针灸留针主要是为了方便运针、醒针、通经、开穴等。不留针,能迅速缓解症状。针灸留针和不留针,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可以治疗不同疾病。留针和不留针也可能和不同的中医师治疗理念有关系。

  针灸留针和不留针的区别有哪些?

  1.操作方式不同:针灸留针又称停针,一般是在针灸时针对不同穴位将针刺入穴位中后留在身体上,对穴位进行一段时间的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不留针也叫作快针,主要表现为对穴位或者经络短暂的刺激,无需将针留在身体上;

  2.治疗不同疾病:根据中医一般理论,如果是急性实症,如风邪犯肺、急性中风等,需要采用较强烈的针刺手法,如通经或见血后,留针时间短或者不留针,或者治疗急性腰扭伤时,需要在针刺后进行运动,也就是采取动针法,当腰伤得到明显缓解后取针,通常不留针。还有部分疾病的病程比较长,或者患者体质特别虚弱,一般需要留针等候经气,即留针候气,意为针刺后将针留在局部,静待刺激生发经气运行,来达到调整人体经络平衡,以及调整人体正气的作用;

  3.中医治疗理念不同:中医师的治疗理念不同,也对留不留针有不同看法,有的针灸流派善用快针,认为针刺后已经刺激人体经气自调的机制开始运行,会选择不留针。部分针灸流派习惯扎针后留针,或者留针时间很长者,甚至可达数小时,目的是慢慢让人体的自调机制得到激发,循序渐进地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针灸留针和不留针都可以,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患者的体质情况来进行判断。因此,在行针灸治疗时,要详细描述自己的感觉,方便医生及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