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中医的外治疗法,具有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阴阳、温经散寒的功效。针灸后洗澡的具体时间取决于所用针灸针的类型。有的患者30分钟左右就可以洗澡,有的患者可能需要隔天再洗澡。
针灸之后什么时候可以洗澡?
在所用针型较细且针灸后无出血的情况下,患者可在针灸后30分钟左右洗澡。但如果患者情志焦虑,担心针刺的针眼,或同时应用红外线烤灯的情况下,由于烤灯的温热作用会让局部皮肤毛孔扩张,针灸后直接洗澡容易导致寒气入里,此时可适当延长一段时间再洗澡,通常2-3小时即可。另外,如果患者用于针灸的针灸针直径较大,或针灸后有流血等症状,则不建议当天洗澡。而对于患者的疾病,如带状疱疹等,在进行针灸后出现破溃时,建议等待创口愈合后再洗澡。
通常针灸刺入的是某个穴位,而穴位又位于经络之上,所以通过针灸可以治疗经络问题,如关节疼痛等,与此同时还可以治疗脏腑问题,如痛经、消化不良等。一般针灸7-10天为一个疗程,每次针灸时间为20-30分钟,针灸后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吹风扇、空调以及食用生冷寒凉食物,此外,处于饥饿状态或者进食过饱也均不适合进行针灸。
孕期女性要注意合谷穴、三阴交穴等特殊穴位,因为这些穴位可以活血化瘀,所以不能是针灸,否则可能会导致流产等严重情况。还有部分年龄较小且无法配合的儿童,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也需避免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