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发源于唐代,兴于宋代,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心爱之物。绩溪有“中国徽墨之乡”的美誉。上庄镇地处徽州腹地的绩溪,很早就是徽墨的重要产地,胡开文少年时曾在徽州休宁县一家墨店当学徒,学成之后,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创立了“胡开文墨庄”。胡开文制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古制,又敢于创新,最终成为徽墨界的大师。真正令其声名远播是创制“八宝五胆药墨”——他以熊胆、蛇胆、青鱼胆、牛胆、猪胆等,和入水牛角、羚羊角、珍珠、牛黄、麝香、朱砂等8种珍贵药材入墨,制成了凉血止血的“八宝五胆药墨”。胡开文也因此被誉为“药墨华佗”,成为一代药墨宗师。
徽墨为什么被誉为“药墨华佗”?
胡开文,绩溪上庄村人,名天注。他是“四大墨王”里创立年代最晚的一个,闻名于道光年间。起初他在休宁汪启茂店里帮工,后娶汪氏之女,结束伙计生涯,在屯溪开设墨店。后接替岳父继续经营,并改名为“胡开文”。分别在休宁、屯溪开店,墨肆“苍佩室”。嘉庆年间,胡天注去世后次子胡余德“统持家政”,到道光年间发展如日中天。“胡开文苍佩室墨”选墨选料讲究技艺精湛,为休宁派墨魁,是进贡朝廷的贡品。“胡开文”是“四大墨王”中的最后一家,也是徽墨业中集大成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将徽墨推向世界,1915年,胡开文所制“地球墨”荣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而且,还把药墨制作工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在中国中医药史上的杰出贡献,被后人誉为“药墨华佗”。
当时,胡开文创造的“八宝五胆药墨”,以熊胆、蛇胆、青鱼胆、牛胆、猪胆等,和入水牛角、羚羊角、蟾酥、珍珠、牛黄、麝香、朱砂等8种珍贵药材入墨,加入木材制成了凉血止血的八宝五胆药墨,治疗阳症有奇效,尤其对皮肤病、咽喉疾病、口腔疾病、痈疽疮疡、无名肿毒、症瘕积聚、关节疼痛、血症等疗效明显。
有着“江南药王”之称的胡雪岩,后来很看好“八宝五胆药墨”的发展前景,于是决意帮助胡开文的后代将这味良药发扬光大。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社会关系,先将药墨推荐给左宗棠,又经由左宗棠引入皇宫,成为贡品。据说慈禧太后西行避难时,背上生疮毒,寻遍名医,最后就是靠药墨治愈。因此,八宝五胆药墨与云南白药、漳州片仔癀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奇药,药墨的身价倍增,被誉为“金不换”。胡开文的药墨再一次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清宫天字第一号治癣奇药。从此,“八宝五胆药墨”以其药方奇、疗效奇、剂型奇,故民间流传‘黄金易得而药墨难求’之说,被称为传统中医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