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音乐是流行于四川省布拖县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布拖彝族口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乐器的遗存。布拖彝族口弦长期保持着传统风格,制作精美,流传广泛,音乐家众多。当地人称为“勒果”,有两种不同的形状:竹子和铜。制造时,将两个以上相同材料制成的弹簧组合成一片。弦乐的音量不大,但音色多变,很美。
羌族口弦是产生并流传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的一种民间器乐,每当节日庆典、婚嫁、男女青年恋爱等时候,都能听到用口弦演奏出的优美动听的曲子。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大多为独奏或合奏,少则1人多则4-5人不等。
口弦音乐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乐器的遗存。先秦至晋的古籍记载,“簧”是贵族使用的一种高雅的乐器,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据《汉宫阙疏》所载,在汉代皇宫中还建有一座“鼓簧宫”,簧在当时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已很盛行。在公元4世纪末,在中国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北宋陈蜴《乐书》中载有“竹簧”和民间流行的“铁叶簧”,这是见于文献的最早图像。元代以后,“簧”在中原内地逐渐失传,“簧”的名称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明代以来,口弦被称作“口琴”。清乾隆皇帝动撰的《清朝通典》在谈到“口琴”时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成音。”《大清会典图》也有详细记述,并载有其图。清代《滇南虞衡志》很详细地记载了“口琴”的形成和制作。
口弦是羌族青年男女恋爱时,男青年送给女方的信物,这是羌族口弦子发生的重要因由之一。后来,羌族妇女慢慢掌握了口弦弹奏技巧,这一乐器也就广泛传播开来。
布拖彝族口弦的代表作品是《彝族口弦》《口弦情》《口弦声声》。北川有《出嫁歌》《社会主义好》《悲歌》《吆羊歌》。布拖彝族口弦是布拖彝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由此形成的口弦音乐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