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后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和社会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因此京剧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现在的问题是思考如何让京剧可持续发展。京剧传承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好。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京剧艺术必然衰落。做好发展的工作才是最终将京剧艺术留下来、传下去、扬起来的根本。要让京剧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让京剧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让京剧剧目不断发展。艺人也要在唱功、唱腔、剧情、演技上下功夫。

  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进行哪些工作?

  一、京剧要进入课堂,进入学校。

  如果没有观众和消费者,京剧就没有存在意义。培养观众,要从小开始,从学校的课堂开始。积极推动京剧艺术走进青少年的课堂,可以从简单易懂的身段、唱腔以及有趣的剧目开始,逐步培养青少年的兴趣。一方面通过向青少年讲解和表演京剧,锻炼青年演员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京剧艺术的授课,培养学生们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努力培养成为青年人的一种兴趣爱好甚至是时尚,成为未来热爱京剧的新群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青少年中发现人才,让每一个有潜力从事京剧事业的青年人都能有机会走上这条路,从而在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发展壮大京剧艺术。京剧的授课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讲,是对青年人接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方式,学会用自己民族的方式来表达、交流,也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发展。

  二,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

  民国时期京剧之所以可以空前繁荣,是因为存在着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四大名旦”等大师以及百家争鸣的氛围最终促成了京剧的鼎盛繁荣。而我们当今社会想要发展京剧,最根本是要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在教育系统扩大京剧艺术的招生及宣传,尽可能的提前向青少年普及一些京剧的知识,从而扩大京剧从业者的范围,也才有可能使许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三、京剧剧目不断发展。

  京剧的剧目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传统戏,二是新编历史戏,三是现代戏。对于三种不同的剧目,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对于传统戏要更多的继承、挖掘、整理。对于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要不断革新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不能总是追求大制作、大舞台、大效果,宏大叙事批判与多元美学建构必须共同追求。不能偏废其一,要保持双轨并进的发展态势,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同时做工作,要守得好才能创新的出色。既保留了传统戏的原汁原味,同时要使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在忠实传统,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不断革新提升质量,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获得进一步发展。

  四、要在唱腔、唱段、剧情、演技上下功夫。

  京剧艺术是综合的舞台艺术,优秀的剧目,无不是有着精彩的唱段、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演技及吸引人的剧情。所以到现在仍是精品并且被人广泛传唱的剧目在整个京剧剧目总数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不能因为难,我们就为自己出不了精品开脱。正因为难,我们才要研究将京剧艺术进行发展提升的关键是什么。在這几个方面不断进行革新,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京剧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