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具有高、难、惊、险、奇、美等特点的田阳壮族狮舞表演精彩之处有哪些?

  田阳武风盛,自古以来就风生水起。武术除了强身健体、御敌自卫外,还表现在舞狮上。田阳有“舞狮之乡”的美誉,节日、丰收、盛会都要用舞狮。田阳的舞狮不同于传统的南狮、北狮。因其独特的爬刀山、走钢丝、爬凳子等技巧,在高度、难度、奇险、险美上有着极大的差异,是田阳县独特的文化符号。

  文献记载的田阳舞狮的起源,与中原地区大体无异,都认为狮子乃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而来的外来物种。它首先在中原地区流传并形成舞狮的活动,而后在唐朝贞观年间传入岭南。

  在民间传说当中,与文献记载显然不同的是,舞狮的出现有明显的宗教和祭祀色彩:相传远古时候,人们生活在丘陵和深山密林地带,野兽出没,壮族先民们常受其骚扰,农作物被破坏。为了赶走野兽,确保人畜安全、粮食丰收,壮族先民们想出了“以兽赶兽”的办法,仿制兽中之王狮子,鸣锣擂鼓,舞动狮子,夜间还燃起火把,以驱赶群兽。狮子于是成为了壮族先民眼中的功臣和吉祥象征,逢年过节都舞起狮子庆贺祝愿。壮族舞狮由此而来。

  据史料记载,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壮族抗倭英雄瓦氏夫人率军东征抗倭,获胜后回到田州(今广西田阳县)时,壮族父老乡亲曾组织传统的舞狮表演,欢迎从前线立功归来的英雄,群狮齐舞,人头攒动,盛况空前,自此田阳壮族狮舞开始闻名。到清代,舞狮已经成为广西民间常见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

  20世纪初至30年代,广西民间一般以宗祠或朝社为单位组织狮团也称狮堂,并发起“醒狮运动”。政府规定农村的每个村庄、城镇的每个街道以及军队的每个连队都要组织一个狮队,正月初一到十五为舞狮的日子,这促进了舞狮运动在广西当地的发展。

  文派狮子擅长在地面表演各种喜人的动作,比如挠痒痒、舔毛、打滚、跳跃、戏球等。狮子由戴着顽皮马骝和满脸笑容的大头佛面具的引狮人一前一后带路引逗、护卫。在鞭炮声和轻重缓急的锣鼓声中,表演闪、扑、挪、腾、滚等动作,展现醒狮的昂扬斗志和喜悦之情,一般用于节日庆祝、拜年、祝贺、集会、婚庆参军人伍等活动中。

  武派狮子则是侧重于耍弄技巧,如踩球、采青、过跷跷板、走梅花桩等。一般由一名手持狮珠的引狮人带路并逗引狮子在高台上表演各种扣人心弦的造型动作,不时会亮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绝活”。田阳壮族狮舞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具有高、难、精、险、美的特点。

  田阳壮族舞狮套路多,节目丰富,技术精湛,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在性质上可分为地狮和高空狮两种。地面舞狮属文派舞狮,以活泼可爱的顽皮形象为特点,主要在地面表演闪、扑、挪、腾、滚或滑稽动作逗引人们,狮子由戴着顽皮马骝(猴子的别称)和满脸笑容的大头佛面具的队员一前一后带路引逗,在爆竹声和锣鼓打击乐的配合下表演,一般用于节日庆祝、拜年、祝贺、集会、婚庆、参军等活动;高空舞狮属武派舞狮,主要特点是把武术、杂技、舞蹈动作融进舞狮中,以高台表演为主,一般由一名手持狮珠的引狮者带路、逗引狮子表演各种扣人心弦的造型动作,可攀至20多张高凳叠起的金山上施展雄姿,或在半空高悬的钢索绳子上翻滚跳跃如履平地,还可在刀尖上表演顶肚旋转等。是不可多得的民俗瑰宝。

  田阳壮族狮舞所用到的器械主要包括狮头、刀山、长板凳、八仙桌、高桩等。长板凳、八仙桌均属于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具,但是经过舞狮人的组合,就能变成练习或表演的道具。三张八仙桌叠放在一起,便成了表演“瑞狮争艳”的主要器材——楼台。二十一个长板凳,不用任何防护措施即可重叠成“金山”,是表演“金狮雄风”的主要器材。

  “高桩”是表演“高桩飞狮”的器材,由几组高低各异的圆桩,组合成一条长14.6米,高2.6米的长形高桩。

  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田阳舞狮艺术团从巅峰走向低谷,舞狮艺术团数量大减,舞狮绝技濒临失传。形势非常严峻。最直接的打击来自人才流失。由于舞狮者收入太低,舞狮者纷纷离团去外地打工。此外,一些外地的舞狮团以高薪吸引一些田阳的舞狮队员,造成人才流失。以前田阳舞狮团有近百人,目前只剩12人。大量的人才流失导致田阳的舞狮失去了活力,难以发展,舞狮绝技濒临失传。期待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不利现状,不要让这一绝妙的刀尖狮技艺成为淹没在时代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