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黄梅戏逐渐从农村进入城市,走向大型剧场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黄梅戏班的专业化的改革。这使得黄梅戏的演艺人员以专业从业者的身份参与黄梅戏的演出,而不再是业余或者半专业剧团。方便了剧团的内部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剧团与外部的对接和沟通。另一方面,作为专业剧团进入城市戏曲市场后,黄梅戏班需要面临的经营挑战加大,需要和多个不同剧种的专业剧团进行竞争,促进了黄梅戏向其他剧种进行借鉴和学习,移植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进行演绎,以达到吸引观众,打开市场的目的。
黄梅戏如何从乡土村落登入大雅之堂?
新中国成立后,刚刚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民需要通过娱乐活动来逐渐抚平创伤。“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文艺发展方针,让各地都争相创作符合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特点的作品,《女驸马》的优秀剧目在此时完成移植改编,并大肆上演,其传递的男女平等思想与当时“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理念十分契合,广受关注和好评。
同时新中国成立后,港台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相关政治原因受战争波及较少,经济恢复较快,影视娱乐业发展迅猛,几乎占领内地的影视市场。1955年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轰动海内外,以至于港台电影界在一段时期内大量出现所谓“黄梅调”电影。
“黄梅调”电影看中了黄梅戏曲调明快,节奏活泼,唱腔以官话演绎,通俗易懂的特点,并将之与电影和电视等传媒载体相结合,使得“黄梅调”影视作品中富含音乐元素,清新自然又充满艺术性。其中以香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产影视作品的最为典型,代表作品有:《貂蝉》、《凤还巢》、《杨乃武与小白菜》、《江山美人》、《玉堂春》等。这些作品基本改编于中国传统的传奇剧本,是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内容,因此推广极快。而这些“黄梅戏”电影不仅极大地扩大了黄梅戏在内地的传播和认知,也为黄梅戏在港澳台和海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黄梅戏是中国文化的又一瑰宝。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相比于京剧、昆曲等剧种,缺少几分华丽和严肃之感,但是其流传在乡间草堂的经历为黄梅戏生活化的戏剧风格,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剧本编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黄梅戏能占据一方市场。从乡土村落登入大雅之堂,黄梅戏并没有抛弃乡土间的“土气”,反而利用其它剧种里更精致、细腻的舞美和身段,将这种真实活泼的风格发扬光大。即使没有浓墨重彩的小生花旦,没有相府花园中的才子佳人,黄梅戏所表现的田间哥妹打猪草,银河遥望牛女星也别有风味,值得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