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作为戏曲界的老大哥,享有“国剧”、“国粹”的称号,其影响力遍及全球。甚至连中国戏曲的表演特色都以京剧代表人物梅兰芳命名,被称为“梅兰芳表演体系”。“京剧是中国最大的剧种”这个结论基本可以达成所有人的共识。那么,谁是中国第二大剧?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其他四大剧种中,除了黄梅戏,评剧、豫剧、越剧都曾宣称自己是中国第二大剧种,网络上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也是层出不穷。下面借助现有的一些资料,从剧种的规模、影响等方面来谈谈评剧、豫剧、越剧的实际情况,或许看完就能有自己的答案。
评剧、豫剧、越剧,谁才是真正的“中国第二大剧种”?
评剧最傲人的资本就是流行范围紧靠着政治中心,以及接近普通话的唱念。这两点是互相促进的,评剧本来的流行范围主要是在天津、冀东以及东三省的大中城市,在北京并不是特别流行,传统的唱念也基本是以冀东方言为标准的。但在建国后,新生的政权看中了通俗易懂,利于表现现代生活的评剧,以高规格建立了“中国评剧院”,规定了“新评剧”的唱念尽量以普通话为标准,主要演出现代戏,并排出了《刘巧儿》等风靡全国的剧目,且拍成了电影,极大地提高了评剧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当年剧团是非常讲究政治级别的(当然,现在也讲究),当年的“中国评剧院”是文化部直接下属的戏曲院团,有这个级别的院团就只有“中国京剧院”了,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剧种都没有这种待遇。就是从那时起,评剧就比较自信地自称为“第二大剧种”了。当然,后来剧团划归了北京市管理,成了省级剧团,但是一直保留了“中国”的名号,直到如今。
反之,评剧的相对劣势是什么?
首先,评剧流行区对评剧这个剧种的“死忠度”并不强,京津冀除评剧外,还普遍流行京剧和河北梆子,在东三省,评剧受到二人转的激烈竞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是:在评剧流行区的京、津、冀、黑、吉、辽这六个省级行政区里,几乎没有一个行政区拿评剧作为“第一剧种”来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悲催的事情。
其次,建国后的“主流评剧”由于唱念和表现题材的变化,与原始评剧风格差异过大,甚至有“两个剧种”的感觉,不利于评剧的传承和传播。
再有,就是评剧的大本营--天津,在建国后对评剧发展少有贡献。没有能够带领评剧从一个较为偏农村和旧市民气息的剧种发展成“新市民”的城市剧种,这跟建国后天津经济地位的相对衰落是有莫大关系的。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的评剧再号称是“第二大剧种”明显底气不足,有些表达比较谨慎的文章都说“评剧曾经被称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了。
豫剧是中原第一大剧种,他的优势首先是规模大,表现为剧团数量和从业人数最多。据前几年的资料显示,豫剧在全国有国营剧团300多个,民营剧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达到了10万之众,这个数字是包括京剧在内的其他剧种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单从剧种规模上来说,这就不是争“第二剧种”的问题了,妥妥的是“中国第一大剧种”。这跟中原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人口基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原人民对豫剧的“忠诚度”非常高。在辽阔的不限于河南省的中原大地上,广大人民群众对豫剧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啊,城乡处处都能听到豫剧那高亢质朴的声音。相应的,豫剧流行区对其他剧种的排外性也很强,除了少数的河南剧种,包括京剧在内的外地剧种在河南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豫剧在中原达到了“唯我独尊”式的推崇。豫剧还有一个优势,他是“梆子大戏”,行当齐全,题材广泛,这是评剧和越剧不能相比的。
当然,豫剧也有相对劣势。直到现在,豫剧也还是一个“偏农民”的剧种,他的受众和演出活动主要还是在农村,并没有在城市里形成商业演出氛围,对中原以外的地区没有持续性的输出。所以说,人多不一定就势众,同样的一场演出,在偏僻的乡村和在繁华的都市所造成的影响力是有天壤之别的。
越剧。现代意识和城市化都非常成功的一种剧种。依托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迅速从农村草根转化为市民剧种,并在改革开放后走向更加的现代化,因为是独树一帜的“女子越剧”,所以它的女性视角和人文关怀就非常凸显,价值观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因此深受城市白领、特别是女孩子的喜爱。
所以他的城市商业演出非常成熟发达。越剧的戏迷早已超越江浙沪根据地,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不少商演。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天津,甚至有很多当地女孩由于热爱组成了民营剧团,克服了语言障碍,演唱得都很有水平。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越剧的影响力。
再有,越剧的规模也是不容小觑的,在他的“老巢”浙江省,除了县里基本都有国有剧团外,民营剧团也是遍地开花,而且民俗演出活动非常兴盛。浙江地区发达的民营经济和相对保守的民间习俗,正好促成了越剧在当地的发展,不仅人多势众,更是财大气粗。越剧的相对劣势,首先是语言,以绍兴话为基础的吴语发音毕竟是小众方言,对广大北方方言区的观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其次,女子越剧,题材和行当相对狭小,谈情说爱,风花雪月的东西太多,还有,就是向话剧影视借鉴得太多,四功五法的东西太少,程式化不强,不太像“戏”,造成了一部分观众疯狂喜爱,一部分观众基本无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