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豫剧在河南地方高校活态传承的意义有哪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有着自己的活态性。活态是指其存在的一种状态,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静态或者说死亡状态。豫剧的活态性就在于它会随着不同传承主体、传承环境以及传承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相应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所说的“活”是它在当代的存活,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当中所焕发出的新的活力。因此,从理论上讲,对于具有活态性的豫剧我们需要采取活态传承的方式进行继承与发展。作为一种戏曲文化,豫剧的活态传承的核心在于人,人的传承是其得以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了实现豫剧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主要的传承人和继承主体进行培养。从广义上讲,豫剧传承者最基本的特点应当是懂得欣赏文化艺术的,从这个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发现高校学生是最重要的豫剧传承者和弘扬者,也是豫剧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力。

  豫剧在河南地方高校活态传承的意义有哪些?

  豫剧是河南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河南人和河南的大学生来说,都有责任和义务对豫剧进行活态传承。首先,对豫剧进行活态传承是河南地方高校发挥其文化功能的主要体现。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相比,高校的平台优势和功能要求都决定了其在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对于河南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必须肩负起文化继承的重任,扩大豫剧文化的影响力,做好豫剧文化继承工作。

  其次,豫剧在高校的活态传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豫剧的发展环境。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审美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很多人对于豫剧的那种传统的、古老的表现方式越来越缺乏兴趣,豫剧的观众群在不断萎缩。高校对于豫剧的活态继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窘境,并且大学生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豫剧的与时俱进和新的突破与发展。最后,豫剧在河南各高校的活态继承使得豫剧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研究基地和拓展平台。无论是演出的场地、舞台、服装还是道具,高校都具有其他平台所不具备的优势。

  目前,郑州师范学院对于豫剧的活态传承就是河南高校传承豫剧文化的典范。在豫剧的活态传承中,全校师生充分发挥了创新性和创造活力,在传统的豫剧唱法和唱腔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良,对于传统的曲目进行全新的艺术化处理,使豫剧不仅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其中,《大别山的女儿》等经典的豫剧曲目都在该校的舞台上进行了多次演出,均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学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