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关于豫剧起源有哪些说法

  豫剧到底起源于何时,由于缺乏资料记载,至今无法详考。但豫剧的前身是河南梆子,而最早发现有记载河南梆子演出活动的是在乾隆十年(1745年)编修的《杞县志》上。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的《杞县志》上仍有这方面的记载,说明河南梆子的演出活动一直没有间断。从这些文字记载资料我们也可以看出,河南梆子(豫剧)在清乾隆初年或更早的一些时间,已经在河南兴起了。以下整理了关于豫剧起源的诸多说法,包括豫剧起源于河南民间传说,起源于秦腔、山陕梆子,起源于“弦索”。

  关于豫剧起源有哪些说法?

  一、豫剧起源于河南民间传说。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近人徐珂所编的《清稗类钞.戏剧》的“土梆戏”中,其中的观点受到后来研究豫剧来源者的重视。1934年,张履谦在《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中曾写到豫剧的起源问题。他这样写到“河南现今所流行的梆子戏,是否与清代最流行的梆子戏源出于一,现不可考,究起于何时,亦无史可稽。但据对河南梆戏的研究者云,河南梆子戏,系由于工农大众所发起。”张履谦先生的观点很清楚,表明豫剧就是河南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而这种观点也曾得到于林青先生的肯定,他曾经这样说:“我认为这种流行于河南各地的土梆戏才是豫剧的前身。它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但并不因此而否认其它剧种也会给它带来一定的影响。正如祝肇年《中国戏曲》一说所说,豫剧‘可能是在当地民间戏曲基础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响而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也行更早一些’。”另外,1982年9月,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在山西太原召开,韩德英先生在会上曾说:“中国戏曲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戏曲,不管它的发展历史如何变化曲折复杂,但是它的起点都是从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开始的。作为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豫剧也不例外”。

  二、起源于秦腔、山陕梆子。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是基于清代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的一段话吧。后来的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把秦腔和其它的梆子戏联系了起来。王镇南曾在《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中说过,梆子戏是黄河流域的地方戏,虽有多种,但根源却只有一个,都是从秦腔衍变而来。而且他还提出,中国文化多是沿着黄河流域由西向东发展,梆子戏也是如此。而秦腔到了河南境地,就成了河南梆子,即豫剧。这种观点,也正是说明了秦腔是豫剧的根儿。

  三、起源于“弦索”。弦索知道就是流行于中原一带的一种戏曲声腔,这种观点和观点一差不多,都是认为豫剧是在河南大地上孕育成长起来的,只是后者认为豫剧是由弦索戏直接发展起来的,这里就不再细说。

  基于以上观点,相信会有更多人认同第一种。豫剧是在河南省土生土长,是在民间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如果一样东西没有自己本土的特点和体系,那么光靠外力的影响是不足以形成一种历久不衰的文化的。而豫剧作为一种体现了河南的特色的文化形式,在戏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留着自己特点,这就可以说它的根儿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