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方城烩面的由来传说有哪些

  位于南阳东北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城,古称裕州,也就是如今的方城县,作为南阳地区中唯一开通“高铁”的县,方城的交通优势可想而知,所以也被称为南阳地区前景最好的县区之一。因为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所以有许多种美味的食物,如传统的方城烩面、名噪一方的博望锅盔、独具特色的烧麦、味道醉人的爆肚、等等,但这其中在我看来真正能代表方城美食,一定是这“一馍、一面”了!关于方城烩面的起源,由于文字记载的缺乏,有多种版本。然而,在两个传说中,一个与南阳走出的皇帝刘秀有关,而另一个则是与郑州烩面的迁移相关,但对多数人来说,更愿意相信前者!

  方城烩面的由来传说有哪些?

  相传东汉末年,王莽新政时,尚未完成统一大业的汉光武帝刘秀,曾在方城扳倒井附近,行兵途中得了重疾,高烧不退,随军的医生皆是束手无策,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驻军旁边的一对农村母子献上了一个食疗之方,就是用扳倒井的水,炖家养的“麒麟”(四不像),起锅熬制一大锅汤,然后在汤中下面,做好后,农妇嘱咐一定要趁热吃,刘秀吃完一碗面后,只觉得全身大汗淋漓,神清气爽,自此之后麒麟面名噪一时,后来由于,四不像(麒麟)难寻,所以就把麒麟改成了山羊,后来便成了方城烩面!

  这个故事开始的时候,好像和它有关系,但是又总觉得在哪里听过。后来仔细想来,这与“李世民”麒麟面的传说,几乎如出一辙,只是时间被推移了几百年!

  至于郑州的迁徙,时间要近得多:相传抗战时期,因为郑州屡遭飞机轰炸,当时郑州最有名的烩面师父,便带着家人一路逃难到了方城,好心的方城人,收留了老先生一家,因为没有其他东西感谢,离开之际,老师傅将自己烩面的绝技秘方传给了好心人,可好心人因为不识字,所以把滋补的秘方弄忘了,只记得熬汤的配比和做面的技巧,后来经过改良,也就有了今天的方城烩面!

  两个传说,各有各的道理,足以说明方城烩面的受欢迎程度,而除此之外,方城烩面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堪称公认的“众口可调”的烩面,以“汤醇、味正、面劲道”享誉一方,这也是目前河南唯一被称为"众口好调的烩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