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裕固族服饰头面有什么历史传说

  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裕固族服饰是裕固族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文化发展的生动写照。裕固族世代以畜牧业为主,形成了具有牧业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同时保存了部分古代先民的服饰特色,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部分服饰特点。流传至今依然保留着手工制作,样式独特,其中裕固族女性佩戴的红缨帽、头面是裕固族服饰中最为出彩之处。这一支聚居在肃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历史上并不是土生土长生活在这里。追溯裕固族的历史,东迁是这个民族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裕固族服饰头面有什么历史传说?

  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9世纪中叶,回鹘中的一支迁至河西走廊一带,史称河西回鹘。后来,经历了河西走廊一系列的政权更迭,明朝为了便于统治,将关外诸卫迁入关内安置。裕固族这时也东迁入关,在肃州附近及甘州南山地区定居下来。正是因为这一次东迁,成就了现今的裕固族。在漫长而艰辛的东迁途中,裕固族儿女不断地汲取优秀的文化与自身悠久的历史相结合,造就了现今裕固族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最为闪亮的就是裕固族服饰,而飘扬的红缨帽就是裕固族独有的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意象。

  “衣领高、帽有缨”,这是裕固族服饰最大的特点。红缨飘扬的帽子是裕固族女性的帽子,也是裕固族民族特征最为鲜明的代表。白色毛毡或芨芨草制成的帽坯,上面缀满一圈鲜红的缨穗,风吹或者转动头部,舞动的红缨穗便成了草原上最为亮丽的一抹风情。

  同为红缨帽,却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原因是如今的裕固族同胞,按居住地域笼统分为东西两部,因部落不同,有大圆顶或小尖顶等不同造型。一般来说,东部地区女性的帽子呈大圆顶形,西部地区呈小尖顶。另一原因是东部地区多为地势相对较低,水源丰沛的草场,气候条件较好,服饰随着环境形成,圆顶的帽子更适合这种气候环境。但是,不论是小尖顶还是大圆顶,裕固族都有戴帽子的习俗。而这一习俗的来源,还与裕固族历史中的一位女英雄有关。

  《萨娜玛珂》是裕固族著名叙事诗,主要是歌颂和缅怀裕固族历史上的一位女英雄萨娜玛珂,传说她是裕固族部落首领的妻子,在一次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她勇敢地率领全部落的男女青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外敌,但她却英勇牺牲了。为了纪念她,人们在帽尖上冠以红缨,在腰腹间扎红腰带表示萨娜玛珂的满腔热血抛洒在故乡的土地上。一直到现在,裕固族儿女都保留着这一项习俗,红缨帽意象的广为传播便成了裕固族特有的符号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