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鲁迅笔下的哪一篇文章写了跳五猖相关的内容你还记得吗?

  江南一带,流行五猖信仰和五猖会的远非绍兴一地,只是多已失传,唯安徽郎溪和江苏高淳两县交接的胥河两岸,至今仍留存下来一种大型民间祭祀舞蹈,被称为“跳五猖”。其中安徽郎溪县梅渚镇定埠一带的“跳五猖”规模盛大。图为梅渚镇跳五猖活动现场。

  “跳五猖”,又称为“跳菩萨”,有时也直接称“五猖会”。五猖神即金、木、水、火、土五方神灵,关于他们的来源说法不一,其中以祠山神帐下诸神将的说法最为大众接受。图为村民抬起轿子绕场一圈,答谢村民。

  五猖会关系到皖南、苏南、浙北一带对治水神张渤的信仰。张渤是西汉人,先世曾辅佐大禹,被派到皖东南的广德治水。《广德州志》等地方文献记载了他开凿长兴荆溪河,泽被广德田地的事迹,后被奉祀为“祠山大帝”,受到地方百姓的崇敬和缅怀。图为村民穿着古装戴着面具,进行跳五猖表演。

  在五猖馆大门上方,悬挂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块金光闪闪的牌匾。“这是我们的骄傲,跳五猖拿到国字号荣誉,我们终于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传下去了。”

  “跳五猖”融入巫、傩、道、释多元思想,共有神祇十三神身。其中东、南、西、北、中央五神是正身,各按五行属性施以绿红白黑黄五色。道士、和尚、土地、判官是四副身,另有值路、小生各有两神角。全套演跳有破神场收灾降福阵、双行五谷丰登阵、单行双别龙门阵、拜香位敬上阵等阵式。五正身、四副身按五行配置原则占位后,村民向祠山神刹祭奠,叉将跑坛演“天下太平阵”。接着由门司跑坛,分别向九身祈请临坛。请毕,由周族年长德高者向众神逐一敬酒,以示虔诚。全套仪式耗时90分钟,各神身或两两对舞或独舞入坛,无不彰显着这一古老祭仪的神秘与古朴。

  时针指向20世纪90年代,此时,郎溪县文化部门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恢复“跳五猖”演出,进行过大规模的调查。为传承“非遗”,2004年至今,由郎溪县文化部门及梅渚镇人民政府多方协调,还筹建了定埠民俗文化村,其中包括该民俗村内的“五猖馆”。终于在2006年,“跳五猖”成功获批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功获批为宣城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跳五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带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祈求新的一年丰收和幸福健康的生活。凝重朴实的独特表演形式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目光,不仅让更多的人热爱民间文化艺术,也传承了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