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流传的观音传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大多发源于普陀山。据印度的传说,观音菩萨原是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大太子,他与其弟一起修行,侍奉阿弥陀佛,成为“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具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与一切众生苦”的德行,能现三十二种化身,救十二种大难。在观音的传说中,有许多关于观音寺、观音庙、观音山、观音岩、观音洞、观音桥等的传说,而且通过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的观音传说似乎又验证了观音的存在,甚至观音就在自己的乡土之上,从而表现了人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同时增强了对观音的亲切感和虔诚感。
观音传说的区域文化体验在哪里?
传说中观音生活于其中的观音道场,其大自然显得灵动,赋予生命,比如莲花洋的铁莲花、普陀山的红蛇、千步沙的金沙、潮音洞的浪涛、西天的石龟、佛顶的雾等,观音道场的海山之景,通过百姓的观音传说而显得灵动,有了生命。这种因观音传说和山海兼美的自然景观,在中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观音传说把观音描写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而又法力无边,有求必应。
虽然对观音的赞美反映了一定时期人民幼稚的幻想,但是,不能不看到其中宗教的欺骗性,特别是有些作品中所宣扬的因果报应、命由天定、神灵显圣等浓厚的封建迷信观念,更要批判地予以接受。如前所述,在旧社会,当人们生逢绝路之时,幻想着观音菩萨的种种神威,这正反映了人们期盼得到解救和改变不幸命运的心态。观世音是不存在的,这种幻想也显然不可能成为现实。一些人宣扬观世音能“显圣”,其实质是对无力抗拒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回避。统治阶级也正是以此利用观音“显圣”来麻痹人民甚至进一步对苦难的大众进行搜刮压榨。
在民间也有许多传说故事深刻地揭露了所谓观音“显圣”、“救苦救难”的欺骗性。湖北崇阳县流传的《观音“显圣”》便揭穿了当年人们为观音“显圣”而抛金丢银,大叩响头的“内幕”。原来,这是一个地方土豪为了搜刮民财所导演的一场闹剧。那夜色里江船上出现的观音菩萨,并不是什么“大士下凡”,而是某个人的老婆所扮。大家抛在船上的钱,最终进了土豪的腰包。另一则云南巍山的《观音老母坐“莲台”》指出,那些信男信女为了坐“莲台”,很多人白白搭了性命。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观音坐“莲台”,所传的“莲台”,原来是躲在山顶岩涧里一条大黑蟒伸出的红舌头。后来,大蟒被人毒死,“莲台”也就不见了。上当受骗的人,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