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泉州拍胸舞有哪些别称?流传于哪些地方?

  尤其在泉州地方,大到政府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化活动、大型文艺踩街,小到各部门单位的集会庆典,里巷乡村民间的迎神赛会,以至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无不随处可见“拍胸舞”身影。“拍胸舞”成为泉州、闽南地区最普遍、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古闽越族舞蹈之遗存。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拍胸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头戴草圈,赤足,裸上身,舞蹈动作以蹲裆步为主,双手依次击掌、拍击前胸、两胁、腿部,高昂、激越时可双脚反复顿地,双手使劲将胸、胁、全身拍得通红;舒缓和畅时则抚胸翻掌、扭腰摆臀,动作圆柔而诙谐,活泼而妙趣横生。被誉为“东方迪斯科”,是闽越族舞蹈的历史遗迹,被誉为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的闽南地区传统民俗文化活化石。

  拍胸舞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身份的舞者,往往形成各自不同特色的舞蹈风格。如旧时行乞者所跳的“拍胸舞”,“拍胸舞”者多几近裸身,遇冷天常需借酒驱寒,酒酣耳热之间所跳的舞蹈则多夸张、大幅度、甚至可跳起、可卧地,步法多颠步、动作强弱、节奏快慢也较复杂多变,久而久之形成“酒醉拍胸”别具韵味的舞风。

  起源从舞种分布、风格特色和服装道具等方面综合考察,系保留了泉州、闽南地区古闽越族原住民舞蹈的遗风。

  “拍胸舞”盛行于泉州,流传于闽台,除此以外的其它地区未见有“拍胸舞”这一独特的舞种分布。而在与古闽越族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的南方古百越族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却不难见到与“拍胸舞”相类似的舞蹈。如在黎族、高山族舞蹈中都可见到与“拍胸舞”相同的拍击胸、腿的“四击”动作。最典型的如鄂西土家族传承艺人吴兴富所表演的传统土家族舞蹈“肉连响”,其“以手掌拍击额、肩、臂、肘、胁、胯、腿、脚等部,发出有节奏的连续响声”(见1992年8月5日版《舞蹈信息》黄汝家《天下一绝——肉连响》)的动律特色,则几乎与泉州“拍胸舞”如出一辙。

  “拍胸舞”赤足裸上身,原本无音乐伴奏,其强调以身体拍击出声响节奏,一方向体现舞蹈本身的动律特色,一方面也用来协调群体动作,喧染舞蹈气氛,较好地保留了远古闽越舞蹈粗犷、古朴的民族舞蹈遗风。“拍胸舞”者头上都戴着一个形制特殊的草箍。其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一条红布条与稻草混合编织成一长条,围成一个草圈,并于草圈接头前留出一段10—20厘米长的向上翘起的如同蛇头一样的顶端,且又必使所杂入的红布条恰好就在蛇头顶端露出,有如蛇之吐信。蛇是古闽越族的图腾崇拜物,得以保留在“拍胸舞”中,高高盘绕在“拍胸舞”者头上,历千年不变,使我们至今得以领略古闽越图腾祭祀舞蹈古朴、庄重、整齐划一、如醉如痴的动人情景和舞蹈遗存。

  “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同时配合双脚于蹲裆步位置有节奏的跳动,身体随之左右晃动。如此循环往复,动作始终不变,只在队形上稍作些进退、出入、交叉变化,即可完成一场“拍胸舞”的精彩表演。正由于“打七响”既是“拍胸舞”的基本舞步又最突出地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所以泉州、漳州、金门、台湾等地传统民间又将“拍胸舞”称为“打七响”。

  拍胸舞表演者所戴的草箍上的蛇形头饰,保留了秦汉时期闽越原著民蛇图腾崇拜的遗风,其表演形式也保留了古代闽越原始舞蹈的遗风。拍胸舞的内部节奏与土家族舞蹈“肉连响”非常相似。从舞种分布来看,与黎族、高山族等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有着密切的关系。泉州古戏梨园戏《郑元和》保留“莲花落”乞丐拍胸一折。如今民间的拍胸舞也沿用并保留着泉州南音的《三千两金》。这种文化的传承关系也很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