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满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满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一方面受到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满族服饰文化也具有宗教性,政治性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随时代的不断发展,满族服饰也体现出时代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满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一、满族服饰中的宗教特点。

  萨满教是满族信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和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而满族的服饰文化也受到了萨满文化的影响而具有浓郁的宗教特征和独特审美观念。例如满族妇女绾髻于头顶部的发式,满族男女佩戴的耳饰。文献中记载“男子辫发垂后,耳垂金银。”(选自《三朝北盟会编》),都是受萨满教的影响。

  二、满族服饰中的政治性特点。

  捷克美学家彼得▪波格达列夫曾说:“较之语言由说话者决定,民族服饰更是由穿着者所决定。通过注意他的服装,经常违反其穿着者的意愿,我们更容易确定它的穿着者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文化水平以及他们的趣味。”满族是清朝的统治民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满族的服饰也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的鼎盛时期,随着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个封建王朝逐减走向没落,其服饰的发展也具有鲜明的特点,清朝装束以满族服饰为主,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清朝服饰具有庞杂、繁缛的条文规章制度约束,因此清朝盛行的旗装具有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的特点,形成了满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装饰风格,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点。

  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于1601年开始实行八旗制度。满族人均在八旗之内,而所穿着的袍服也被称为“旗袍”。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后金政权,“衣服则杂乱无章,虽至下贱,亦有衣龙蟒之绣者”仍具有汉人服饰的特点,努尔哈赤曾下令推行“披肩领”,而在1621年效仿明朝官员的补服制,“贝子穿四爪蟒子之补服,督堂、总兵官、副将穿麒麟补服,参将、游击穿狮补服,备御、千总穿带彪之补服”,为维持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标志,而建立了服饰制度。到了皇太极时期下谕“国家服式之制,所以辩等威,定民志,朝野各有遵守”并且“永为定制”,制定和完善了清朝的衣冠制。

  清朝统一全国后,又颁布了《顺治二年定官员士庶冠服制》、《顺治十八年准戴翎制》、《康熙元年题准服饰制》、《康熙三年题准补子制》等,在封建统治中把服饰形式与政治制度相结合。以政治手段强令推行清朝服饰制度,虽然在推行过程中引起了民族矛盾,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满族特色的服饰中优秀的部分也得到了弘扬,为后世的服饰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

  三、满族服饰文化中的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服装追求的基本功能之一。满族服饰能够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之中,是因为满族服饰具有丰富的样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也是满族审美观念的独特体现。满族服饰审美价值的体现如下的几个方面。

  1.自然美。满族服饰特点是追求自然美,例如利用大自然的美丽花朵装扮自己是满族妇女的一种喜好,展现了满族服饰中崇尚自然的审美意识。

  2.对称美。满族服饰的对称美主要表现在服装式样的对称,服饰的镶嵌、绣制的纹样、图形的对称,饰物的佩戴对称,体现了满族服饰的协调美。

  3.以穿着兽皮为美。由于渔猎经济是满族人的传统生活方式,而狩猎所得兽皮,则是制作服饰的最好材料,因此满族人穿着兽皮制作的衣物,也成了满族服饰独特的审美情趣。

  4.以窄小紧瘦为美。传统的汉服多是以肥衣肥袖为美,而满族的服饰特点是“瘦小的鞭式”。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满族服饰旗袍,紧鞋紧袜子配以宽瘦适度的旗袍,展现了满族妇女的优美身姿,也使得旗袍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满族服饰,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四、满族服饰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满族服饰鲜明的民族风格由先世的骑射遗风逐渐与其他民族的优点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服饰。满族服饰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从传统到现代,继承中又有创新。满族服饰发展过程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的时间跨度之内服饰的形式受严格的规范制约,即具有满族民族传统特点的服饰成为清朝不变的服制,二是在不同的较小时间内服饰形式的变化。

  以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旗袍为例。自1911年起至1949年,旗袍是近代中国女装的典型服饰,而旗袍是由满族旗袍发展而来的,在民国初期,旗袍仍然保留着满族旗袍原来的样式,而到了20世纪20年代,旗袍的面料有所改良,样式也由西式装袖替代中式的接袖,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旗袍有了更多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和长度。到了20世纪40年代旗袍更加轻便、适体。而到了现代,旗袍更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旗袍能够衬托出女性的典雅娴静、美丽大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使满族的传统服装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使极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在世界上普及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