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德昂族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德昂族的服饰很有特色。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头裹黑白色布,包头两端饰以各色绒球,戴大耳环和银项圈。德昂族妇女的传统服装,一般也是头戴黑粗布大包头(青年女子不戴),穿蓝黑色悬挂银片和银链的对襟紧身短衣,下着筒裙。德昂族妇女穿的筒裙一般为红色或棕红色,筒裙图案多为红条条加白带带,全是自己手工染织而成。这些传统服装在老年妇女身上比较多见,青年妇女,尤其是少女很少穿着,少女们更喜欢一些流行服装,传统装要到节庆日子才穿。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德昂族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男子服饰

  德昂族男子传统服装都是头戴黑粗布大包头,身穿布疙瘩青色对襟或侧襟衣,比傣族的着色深,身着四块布缝制的黑粗布大筒裤。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民族服饰已经越来越难得一见,他们的服饰已被汉化了。德昂族人小孩的衣裤同成人的一样,只是尺寸大小不同。德昂族婴儿所用襁褓没有汉族那么讲究,他们用粗黑布或青布直接包裹小孩。

  女子服饰

  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一般是上遮乳房下及踝骨,并织有鲜艳的彩色横线条。德昂族妇女不留发,剃光头,用黑布绕包头,包头两端如发辫重在背后,唐代史书描写她们是"出其余垂后为饰"。

  胸前红布

  德昂族妇女的彩色横条纹裙子醒目而别致。关于这三种筒裙花色的来历,德昂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远古时候,德昂族杀牛祭祀,三个姐妹帮忙按牛,被杀伤的牛在地上挣扎,牛尾上沾染的血甩在她们的裙子上。后来,他们便各自按着裙上血渍的位置和颜色深浅织制了新筒裙,从此流传至今。还传说,姐妹们在吃牛肉的时候,因为不小心牛血滴落在胸前,将衣襟染红。所以,德昂族妇女胸前都缝有两条红布,这就是牛血染红衣裳的标记。

  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区别支系:妇女衣裙因民族支系不同,有花、红、黑三种色调的不同称谓,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花崩龙筒裙”(德昂旧称崩龙),下边镶有四条白带,带之中有16.5厘米宽的红布相饰。“红崩龙筒裙”,横织着显著的红色线条。“黑崩龙筒裙”,上织几条深红色布带,其间衬夹着几条小白带。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德昂族腰箍

  德昂族妇女还有在腰部装饰“腰箍”的传统习俗。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到三十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关于腰箍的起源有一个神话。相传很旧以前,德昂族祖先是出自葫芦中。当初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都长的一模一样,分不出彼此,妇女们出了葫芦就东游西逛,满天乱飞,不愿意跟男人一起生活。后来,一位神仙把人们的面貌区分开了,男人们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妇女的腰上,从此,妇女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后来腰箍就变成了妇女们的一种美丽饰品,流传至今。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民对曾经经历过的古代生活的天真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也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体现了德昂族崇尚劳动美的民族心理,成了勤劳能干的象征。

  腰箍——年龄的表示

  德昂族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到三十多根左右,妇女腰箍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此外,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德昂族筒裙

  德昂族妇女与许多南方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着筒裙,但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根据民间传说反映,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自称“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自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自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当地人们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分别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这里还有个传说。传说,很早很早以前,德昂族三姐妹一起杀牛,牛被杀伤倒地翻滚挣扎,牛尾染血乱甩,三姐妹的筒裙都溅上了不同程度的牛血。于是她们按照筒裙上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织出新裙,就形成三种不同花色的筒裙,分别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