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滚灯起源于浙江余杭翁梅周边,已流传八百多年。是在节日和元宵节期间表演的一种具有很强竞技特色的民间舞蹈。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一诗中曾这样描述滚花灯:“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之盛行。
,800多年前,原余杭县的翁梅乡一带老百姓利用钱塘江海涂晒盐。制盐业的繁荣也带动了商贸的发展,使之成了繁荣之地。沿海一带的海盗便视这块繁荣之地为肥肉,由于海上过来方便,几乎每隔两年都要入侵一次。每逢海盗入侵,当地便鸡犬不宁,百姓财产被掠夺一空,遭受到灭顶之灾。
为了能与海盗抗争,当地有个习武的老人觉得应该应该让乡亲们强身健体,有了强壮的身体和高强的武艺,便有了与海盗抗争的本钱。但是习武太枯燥,他怕乡亲们坚持不住,于是他萌生了一个主意,用劈开的毛竹片编制成了一个空心的大圆球,球的中心装一竹编球形小灯,内燃蜡烛,舞动起来,烛光飞舞,很是好看,取名叫“滚灯”。让乡亲们舞动滚灯,既娱乐又强身。
他将滚灯设计成大、中、小三个型号,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体力去选择滚灯。老人还编排了几十种舞动滚灯的套路,传授给乡亲们。从此,人们对此爱不释手,舞滚灯的习俗就流传开了,村与村之间,还以滚灯来作为竞技比武的项目。随着滚灯的流行,村民们的身体强壮了起来。再说,那些海盗的探子发远远发现村民舞动滚灯,晚间还会发出亮光,不知是什么新式武器,从此便再也不敢来犯……
海盗不来犯了,老百姓舞滚灯却舞出瘾了。当时正是南宋时期,杭州是京城,余杭处于杭州近郊,各种庙会活动频繁。这带有强烈竟技特点的滚灯表演,当即成为旧时迎神赛会仪仗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看了滚灯表演后,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
此后数百年来,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强体之宝、娱乐之器,每逢元宵或庙会必参与表演,并从翁梅发展到周边其它乡镇,整个余杭,有不少乡镇流传着滚灯表演,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学多元化的影响,传统庙会大部分消失,滚灯活动的机会减少,有失传的危险。而且滚灯的制造工艺也没剩几个人了。因此,抢救和保护余杭滚灯仍然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