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灯流传于奉贤西部,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地处杭州湾入海口的奉贤,历史上水患频发,于是在生产生活中的民间就产生了为了戴着二郎神面具舞滚灯以求降伏水魔的祭祀仪式。
随着这项艺术的发展,奉贤的滚灯从原来的祭祀仪式转化为了一种娱乐方式。每逢各种灯会、节庆或者是庆丰收、贺高升之日,庆祝活动中绝对少不了滚灯的身影。
另有一种说法,奉贤的滚灯是治理水患筑“里护塘”时,大家用毛竹片编织的椭圆形的大框来装固石块后,抛入被冲决的潮水外侧,堵住了决口。后来多余的大量竹筐放置在海塘的工地上,几位年轻人把玩起这个大竹筐,也许这就成为了当年“滚灯”的雏形。
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滚灯的发展处于停滞的状态,老艺人的谢世,年轻一代不愿学习,使得这项技艺面临着失传。改革开放以后,滚灯出现了新的发展契机。九十年代,奉贤滚灯曾多次代表上海传统民间艺术参加全国大型活动表演。1997年滚灯舞"彩灯巡礼"参加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序场演出,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颁布,上海奉贤滚灯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入到奉贤滚灯的传承和保护当中。
十二根竹条扎成的滚灯,是江南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一共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最大的直径为1.20米,中滚灯直径0.80米,小滚灯直径在0.35米左右。小贤告诉你,最大的滚灯有三十公斤重哩,是一个需要力量与技巧共存的活动。
滚灯的灯体主要由外球和内球两部分组成,内球固定在外球体中心,内装蜡烛,大球体还装有一只铁转销,运动起来铁树银花、火花四溢,显得刺激又热闹非凡。
舞滚灯的舞者多为男子,以单人和双人表演为主,每当表演开始的时候,围观人群马上闪到两边,为后面的出灯队打开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滚灯舞的花样繁多,其中“缠腰”、“蜘蛛放丝”等十多套大灯动作集旋、跃等多种技巧于一体,别有神采。
奉贤滚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滚灯艺人的努力和创新。从吴友根、吴小兵到陈伯民、吴伯明等,他们都有过曾经的辉煌。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在区镇政府的支持和奉贤群众的努力下,奉贤卷灯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民间舞蹈——奉贤滚灯频频出现在各区市乃至全国的文艺舞台上。每年参加大型文艺演出不少于40场,各镇都成立了滚灯队。多次获得全国文化体育比赛金牌,中央一级领导还看了奉贤滚灯展。胡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奉贤滚灯虽然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跳滚灯的人数有所下降。滚灯团队也减少了。一批老艺术家相继去世。一些高难度的滚灯技艺濒临失传。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救助、扶持、安排和创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