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是陕西省古老的民俗舞蹈。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延川秧歌主要有大场秧歌、小场秧歌、彩门秧歌和九曲秧歌几部分。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高潮。延川大秧歌增添节日气氛,也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延川大秧歌有哪几个秧歌种类?
延川秧歌队的领队叫伞头,是秧歌队的“龙头”。一般要“肚才”好,而且还要嗓音好,演技精湛,会布陈图的才能胜任。伞头打的伞是根据《封神榜》姜子牙封神时打十六根股子的杏黄伞演变而来的。紧跟伞头的听马牌子,是秧歌队的开路先锋,源于古代军队中的先锋官,是秧歌队中最慓悍的角色。他身带串铃,手执拂尘,紧靠伞头左右,开路湾场,为伞头保驾。打彩门时,他就是旗牌、校卫,有统营、开锁的任务。马牌子之后是杈棒子的、大包头的、打花棍的、端莲花灯的。尾端压阵是丑角,叫“蛮婆蛮汉”。
闹秧歌最好的场面是掏场子,也叫走场子。延川秧歌的阵图有五角星、镰刀斧头、龙摆尾、秦王乱点兵、卷心菜、黑虎掏心、蛇抱(盘)九颗蛋、小蝴蝶、枣核乱开花、单飘带、十盏灯、十二连城、十二黄莲灯、辩蒜、四门斗底、药胡芦四五十种。
大场秧歌外。延川秧歌还有小场秧歌。一般是围圈或扎场。它是穿插在大场秧歌中的一些精彩节目,如搬水船、骑竹马、踢场子(回回秧歌)、耍狮子、踩高跷、猪八戒背媳妇、三人台、赶毛驴、抬花轿、太平车、三叉板、霸王鞭、二鬼打架等十几种。延川秧歌,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彩门秧歌。彩门秧歌有深厚的礼仪讲究,第一彩为接拜问候;第二彩是表彩;第三彩较为红盛,双方队伍摆开阵势,又互相穿插、交换位置、俗称“蛇脱皮”。比智比艺,表演歌舞,所唱秧歌临场发挥、自编自唱、歌词有天文、地理、历史、时事、村情、风俗、农事活动等无所不包,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