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鼓秧歌的主要角色有“伞”、“鼓”、“棒花”。这种命名方式是根据舞者手持的伞、鼓、棒等道具。济阳鼓秧歌节奏铿锵有力,套路变化繁多,动作粗狂豪放,气势恢宏磅礴,有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化莫测的舞蹈阵势,粗狂豪放的壮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势,体现了山东大汉的气概,也就是舞蹈之魂。作为生命情调和冲动形诸人体律动的鼓子秧歌表演者,能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力量。在力与美的漩涡里自我陶醉,它忽如猛虎下山,忽如短兵相接,忽如行云流水……但又什么都不像。看到,听到,感觉到的是一些虚的实体。是力的凝聚,所向披靡,充分展现了广场舞蹈的丰富内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济阳鼓子秧歌里有哪些角色?
伞可分为:丑伞和花伞,丑伞多扮作老汉形象,花伞多扮作青年,丑伞中的第一和第二把伞是演出的指挥者和领舞者。
丑伞扮相为老者,从额前后脑后束一条黄发带,留长穗,垂身后,白色发髻,白色长胡须,身穿黄色粗布长衫,束黄色腰带,长衫右角撩起,揶于腰带下,腰系两块黄白布,下身穿黄色灯笼裤,脚蹬黑色长筒软底享化,道具伞直径长80厘米左右,伞柄长为120厘米左右,伞盖为红色,伞檐黄顶黑方,舞伞时,左手握伞把中段,将伞把下端插在胯与腰左侧的伞插内的瓷盅里(“伞插”用花布做一只婴儿鞋,鞋内放一瓷酒盅,鞋后订一布圈,圈内穿一条长约三十厘米的布带,表演时,斜挎在右肩上,垂于左腰处),拨槌是用牛胯骨做成,右手握拨槌。
花伞,花伞多扮作青年,花伞同丑伞相似,但形状较小,伞直径为40厘米,伞把长80厘米,伞套是用彩色绸布拼成一块70厘米见方的方巾。
鼓分大鼓和小鼓。大鼓用来打击主旋律,小鼓和音,“鼓子”的角色时表现强健威武的中年男性形象,他们左手持鼓,右手握系着红绸条的鼓棰,舞动起来强劲有力,用臂力把鼓抡起来,借腰的旋拧带动上身,无论做跳、转、劈、蹲动作,都要先把鼓抡起来,“鼓”,跑步要大,架子要低,抓地后蹬,跳时要直起直落,如旱地拔葱,蹲要沉稳,如脚下生根,整体动作大起大落,粗犷凝重。
棒,表现的是矫健青少年的形象,其道具是两根长约60厘米左右的圆木棍,两端绑有花布,其动作特征是在上体挺拔,双臂在肘的屈伸中有臂发力,两棒相击,由上“挑”下“盖”左“搓”右“擦”,突出腕的运用,干净利落的动作,把健康向上,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花,花又称“拉花”,代表少女形象,花得到聚集一条三四米长的彩绸和扇子,花枝。表演时,左绸右扇,或右扇左绸,左绸右花枝亦可,胡的动作活泼优秀,表现出少女们的性格开朗,活泼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