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地秧歌起源于唐朝时的栗家庄,是流传于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广场性歌舞艺术,因相邻的孝义市也有部分地区遗存,当地民间统称为“汾孝地秧歌”或“汾孝秧歌”,是当地社火、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
汾阳地秧歌起源于什么时期?
汾阳地秧歌起源于唐朝。那时,栗家庄、田村、石塔、堡城寺.冯家庄一带,是汾阳王郭子仪的饷田,也就是皇上赏赐的食邑田。堡城寺村过去曾叫郭太尉庄,太尉即朝中高官的爵位。由此,郭氏家族中的低能没出息者,便在栗家庄起房盖舍,作了这些饷田的经管人。这些人原在西京长安生活,来到汾阳后,就把宫廷中的一种闹红火的形式传到了栗家庄。
唐太宗时,四海平定,天下归心。皇上闲暇无事时,便常看太监、宫女、侍卫们在一起表演一种叫秧歌的打击乐游戏。秧歌队共有十二人参加,称为十二角身。四个磕花棒的、四个打鼓的、四个筛锣的。磕花棒的由侍卫们装扮,打鼓的由太监们装扮,筛锣的由宫女们装扮。因此,磕花棒的是武士形象,一招一式都属武术套路,一身的英雄慨;打鼓的是丑角形象,时时处处表露出一种不安分的调情举动;筛锣的是少女形象,以掩饰不住的爱慕之心,总想去接近武士,而往往受到:丑角的挑逗与阻拦。
鼓乐敲打起来后,圈外再加—个马锣、一个大锣、一副大镲,煞是击节有声、节拍有致、热闹有趣。地秧歌的队形变幻也融进了兵家阵势的演变,号称十二套路。谁知罗城镇管接待的人却是看人下菜哩,休息间,给唱秧歌的人喝的是沙糖水,给捣秧歌的人喝的是“圪枝”子红茶水。这喝啥不喝啥倒是小事,分明是小看人哩嘛。栗家庄闹秧歌的人找班头要他出面理论,班头却觉得秧歌队是人家花钱雇来的,待遇上事先也没讲这个条件,反过来劝大伙迁就些客随主便吧。
秧歌队的人见班头替他们出不了这口窝囊气,便在班头的家具行头上出起气来。又开场后,四个磕花棒的在“四见面”时,相互暗示了一下,结果在踢飞脚时,“吧”的一声,将“头阁子”同时踢成了两块。打鼓的在“四见面”时,各使眼色,用鼓键将生牛皮鼓的中心位置,生生地穿了个窟窿,洞子眼几乎不差分毫。你想,这些人平素都是腰里插上个铁勺子,在不点大的地盘上苦练出来的把式,他们成心要毁一件家具,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因此,栗家庄祖祖辈辈传下了闹地秧歌把式们的行话:“磕花棒的全凭腿脚哩,打鼓的全凭胳膊哩,筛锣的全凭‘圪尺’哩。”“圪尺”是表现女人们娇态的一种步子,两只脚同时扭动脚掌与脚跟横向移动,那模样奴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