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地秧歌是乐亭县流传范围广、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民间传统舞蹈,清光绪以前,主要是以跑队形的大场秧歌为主,到宣统年间,打场秧歌逐渐增多。
乐亭地秧歌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乐亭地秧歌起源于何时,无史料可考。根据老艺术家的传说,至少在清代已十分兴盛。民国年间韩作舟所撰《乐亭县志》载:“每逢正月农暇,乡民多有演办秧歌、高跷以及狮子、龙灯、旱船、竹马之戏,沿村歌舞,犹古盛世做傩、驱历之俗,至填仓而止。”由此可见,乐亭县群众性的秧歌活动,延续到清代时,已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并逐步演变为民俗活动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不断繁荣,人们在自娱自乐的活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秧歌,逐步发展成为深受群众喜爱、流行甚广的民间艺术形式。据艺人常维学介绍,清光绪以前,乐亭地秧歌主要是表演大场秧歌(即“跑套路”),扮装、服饰较简单,可以有啥穿啥,只要干净漂亮即可,道具也无严格要求。妞、丑大多持扇子、手绢,也有持马鞭、提花篮、舞绸者。
当时人物扮像中没有“傻柱子”“傻丫头”角色。到宣统年间,妞角要包头,丑角头上要带“英雄胆”。妞、丑一律持彩扇和彩绢。此时“傻柱子”“公子”角色开始在秧歌中出现。光绪初年的秧歌曲牌不多,一个曲牌最多可变两个调,清末时,秧歌曲牌已多得令人难以掌握。每个曲牌均可变四、五个调。由此可见,清末时,乐亭地秧歌无论在人物角色、服饰道具及音乐伴奏等方面均有了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