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秧歌戏是从古代隆尧当地劳动人民在插秧、收割和劳作时的稻歌发展而来的。隆尧秧歌诞生于明末清初,形成组班登台巡演于嘉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隆尧秧歌的主要特点,一是表演舞台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于民艺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乡土性,表演风格饱含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富,据统计达二百余出。四是语言通俗,唱词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浓,唱腔简单明快。五是伴奏简易,徒歌干唱,前期只有武场,以鼓锣镲梆为主。后期增添弦笙笛等文场乐器。
隆尧秧歌戏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隆尧县在历史上曾是水乡,盛产稻米。隆尧秧歌戏源于这一带农村劳动人民在插秧、收获劳作时的“稻歌”,由于人们在往返路途上也随时传唱,所以又称“道歌”或“道腔”。隆尧秧歌戏孕育于明末,产生于清初隆尧东部。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隆平县志》记载,民间迎春时,“先朝造土牛耕夫于大门之外,立春前一日,地方官率僚属具朝服列仪卫燕,陈诸歌部杂戏农夫秉耒耜前导迎春于东郊,设公所奉”。
“元宵前后数日,居民门户张灯鼓乐,儿童秧歌、秋千、湖游、诸戏,男妇游行为乐。”那时,甚至丧葬也有“妆戏”演唱。明洪武初年隆平县省入柏乡县,该县县志亦有“逢七延僧道焉,亡其葬也,间有妆戏,结彩杂技交陈,殊失丧制也”的记载。现代隆尧民间丧葬时,仍沿袭鼓乐和唱戏交陈之俗,不过“妆戏”已变成坐唱。这种“儿童秧歌”“妆戏”据说就是隆尧秧歌的雏形。
隆尧秧歌戏从产生到科班演出又经历了很长的过程,直到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才独立成型并有班社赴外地演出。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同乐会”“德胜班”“全胜班”“三桃秧歌班”等进驻顺德府清祥茶馆演出,受到了各界群众的欢迎,推动了隆尧秧歌这门乡土艺术的改良和发展。河北腹地的秧歌,以往统称为大秧歌,20世纪50年代初,河北省剧目工作室在进行剧种普查时,为把各地的秧歌加以区分,才把流行于邢台地区的秧歌定名为隆尧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