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蔚县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有哪些说法

  蔚县秧歌又称“蔚州梆子”、“蔚剧”,起源于蔚县,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晋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旗县,是深受流行地群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剧种。蔚县秧歌的产生年代不详,早期用“训调”(民歌)演唱,以“两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常在农村社火中演出。蔚县秧歌深受山西梆子的影响。既吸收了梆子的袍带大戏,还借鉴梆子的音乐体制,形成了由梆子腔演变而来的各种板式。唱腔以蔚县方言演唱,多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发音方法。小生与旦可唱“训调”,“红”较少唱“训调”,“黑”则完全不唱“训调”。梆子腔类唱腔,除“黑”有特定唱腔外,其他行当唱腔结构大致相同。

  蔚县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有哪些说法?

  蔚县秧歌的起源。

  蔚县秧歌的产生,史无记载。但可从现存的诗文、舞台题壁和艺人口碑中找到一些线索。乾隆九年(1744年)纂修的《蔚县志补》载有贾华平的《蔚州元夕曲》,诗日:“……仙山净土移尘氛,况复踏歌声入云。拢头一尺盘龙髻,腰围六幅石榴裙。唱罢插秧唱采茶,一群娇鸟逐娇花……”,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社火中的秧歌活动不仅有舞蹈,而且有歌声;不仅有“插秧”曲,而且有“采茶”调。

  蔚县秧歌的舞台演出活动,最早的记载见于蔚县阳春镇豹峪村的舞台题壁。这条题壁的时间是“嘉庆伍年十月十一日”,演出班社是“西宁(注:原属蔚州,今属阳原县)扬(秧)歌班”,所列剧目有《观灯》《卖肉》《招亲》《休妻》《打洞》等16个。这些剧目现代仍保留在蔚县秧歌之中。所列剧目是以小旦、小生(或小丑)为主要角色的所谓“两小戏”或“三小戏”。其唱腔是由民歌小调和社火中的秧歌音乐发展而来,艺人称之为“训调”或“训儿”。

  蔚县秧歌的发展历史。

  乾隆后期至道光年间,是蔚县秧歌的重要变革时期。随着山陕梆子的流入和北方梆子戏的兴起,蔚县秧歌在剧目、表演、行当和音乐体制上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蔚县秧歌由演出“两小戏”或“三小戏”转变为演出行当齐全的梆子戏,同时在音乐体制上也已经由民歌体的训调唱腔转变为以板腔体为主的梆子腔了。

  清末民初是蔚县秧歌的繁荣时期。相继涌现出两代艺人:清末有“九斤子”(吴千)、“陈珠子”(田凤宝)、“小红鞋”(李春)、“跟心子”(赵枝)、民初有徐才、徐义、宝子、徐永泉、王贵。这些艺人被群众誉为“东西四大家”。就唱腔艺术方面的贡献而言,以“九斤子”为代表的鹿骨班所创新的[头性]‘‘大悠板”现代仍脍炙人口;永宁寨班社的宝子则丰富了蔚县秧歌旦角唱腔的润腔方法;经常来往于这两个班社的刘海珍(艺名海珍红)和李梅(艺名小眼子黑)又分别对须生和花脸唱腔进行了革新和创造。

  与此同时,王彻(艺名机器嘴)和安生玉(艺名秧歌通)在笛子演奏法上进行了改革;琴师张海富和张进功将传统板胡单一的“托腔”伴奏法,逐步发展为“衬腔”伴奏法和带有复调色彩的“支声复调式”伴奏法;鼓师李贤德和周应善在秧歌传统锣鼓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兄弟剧种的锣鼓点及演奏法,逐步统一了秧歌板鼓的击打方法和指挥手势。

  20世纪30年代末,宁寨班社的一批艺人,借鉴和吸引了山西梆子音乐,对板腔体唱腔和伴奏进行了系统加工整理,从而使得蔚县秧歌的音乐、唱腔进一步趋向完整、统一和规范。1955年成立了蔚县业余秧歌剧团,在此基础上,又于1958年8月1日成立了蔚县秧歌第一个专业剧团——蔚县少年秧歌剧团(1959年末更名为蔚县蔚剧团)。从此,蔚县秧歌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培养和造就了蔚县秧歌第一代女演员,从而拓宽了传统唱腔的音域,丰富了唱腔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