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泽州秧歌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泽州秧歌是山西省泽州县的传统戏剧。也是由迎神赛社和元宵社火演唱的地圪圈秧歌吸收了上党梆子养分发展而来,形成于清乾隆晚期(1795年前),流传于山西省晋城市的泽州县、晋城市城区、高平市(县级)、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一带。泽州秧歌只用武场音乐,不用丝弦乐器伴奏,所以也叫“干板秧歌”。泽州秧歌属板腔体,大部分剧目以唱为主,道白很少,有的剧目甚至是一唱到底,没有道白。

  泽州秧歌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泽州秧歌因流行于古泽州而得名,又名“州五秧歌”“州腔秧歌”,因起源于高平东南乡,亦称“高平秧歌”。根据晋城大箕乡胡芦峰村舞台题壁记载,泽州秧歌在大清道光三十年六月十三日演出了十二个剧目。清光绪六年(1880)版《高平县志》记载:“春初演唱秧歌每至耕耘收获时犹不止,知县龙汝霖严禁之。”由此可见,泽州秧歌的成戏最晚在道光年间,同治时已很兴盛。

  20世纪初,是泽州秧歌较为繁荣的时代。高平、晋城的高都、鲁村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演唱秧歌的业余班社。陵川、阳城的自乐班也不少于百余个。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秧歌绝迹。但在抗日根据地里,人民群众利用泽州秧歌进行抗日宣传活动。除演传统戏外还演唱了现代戏《血染口子里》《后悔了》《劝荣花》《孟祥英翻身》《王和尚卖妻》等。

  新中国成立后,泽州秧歌业余剧团相继成立,演出了《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现代戏。1956年,曾演出作家赵树理写的泽州秧歌现代戏《开渠》。泽州秧歌唱腔的发展,起初吸收了高平说唱快板“打叉”的一些韵调,又逐步在当地民间说唱、戏曲的影响下,发展越来越成熟,由节令或庙会在广场演唱进而登上了舞台。泽州秧歌演出多在元宵节、庙会、喜庆和农闲之时。它没有职业剧团,先前都是男性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了女演员。在演出活动中,涌现了一批演员,较为突出的有侯全胜、王连生、许新有、张旺旺等。上党梆子演员吴婉芝、李冬莲也都是擅长秧歌,而后唱了梆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