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襄武秧歌的起源发展是怎样的

  襄武秧歌又称襄垣秧歌、武乡秧歌,主要流传于山西省襄垣县的传统戏剧,兴起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和武乡县的秧歌艺术,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襄武秧歌既具有山西民间艺术朴实、慷慨的艺术特点,又表现出独具地域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倾向。襄武秧歌的唱腔属于板腔体,调式为徵调式,早期主要演唱小曲小调,后逐渐形成完整的音乐体系,有《流水》《乱弹》《圪联板》等12种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还有曲牌体音乐,演唱时节奏明快,高亢激越之中不失悠扬婉转。

  襄武秧歌的起源发展是怎样的?

  襄武秧歌是襄垣县和武乡县两地秧歌的统称。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早期是一种名为“挑高”的秧歌,后在当地说唱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的艺术因素发展成形,至清代中叶达于兴盛。清咸丰年间(1851年到1861年),艺人田维等组织自乐班、同乐会等半职业秧歌班社,将《刘芳舍子》《小姑不贤》《摘豆角》《闹洞房》等剧目搬上舞台,成为地方戏曲剧种。

  清光绪十年(1884年),成立了职业的秧歌戏班社。由上良村艺人王福锁发起,集中了襄垣、武乡两县十八个村的秧歌名艺人,组成了十八村秧歌班,使襄武秧歌在音乐、服饰、剧目等方面,都有很大发展。光绪十五年(1889),襄垣县上良村艺人王福锁集襄垣西营、城底、上良、下良、白杨岭、韩唐、店上、源头、果沟和武乡上合、下合、北漳、监漳、陌峪等18个村的自乐班,组成第一个秧歌职业班社,称为“十八村秧歌班”,排演大型蟒靠戏《河灯会》《富贵图》等。

  民国初年(1912年),秧歌大兴,班社林立。较有名的班社是襄垣县公款局出钱,豪绅经营的官秧歌改良班、天义班、三元班等和武乡的鸣风班、鸣胜班、水乐义等及屯留的安乐现,长子的安乐义等。民国二十七年(1938)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襄堰、武乡两县及后来的晋冀鲁豫军区、太行行署,均建立了襄武秧歌专业剧团。宜统元年(1909)后,襄武秧歌大量搬演朝代本戏。从剧目、表演程式、伴奏乐器、音乐曲牌以至服装砌末、舞台装置等方面都向上党梆子借鉴,甚至出现了秧歌夹上党梆子演唱的形式,即扮演官员的人物唱梆子,扮演一般百姓的人物唱秧歌,或花脸唱梆子,生旦唱秧歌。人们把这演出形式叫做“风搅雪”。

  抗日战争时期,襄垣秧歌已经形成了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和固有的戏曲表演程式。剧团命名为“抗日农村剧团”,排演大量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剧目。现存传统剧目150多部、现代戏250多部,剧情简单、语言质朴、表演生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