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门地秧歌是北京市朝阳区的传统舞蹈,流行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区。全称为“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该会保留到现代的一面会旗上,有“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诚起于乾隆二年”字样。该秧歌会有严格的会规、风俗和礼仪。会中人员以满族人居多,均由男子组成,小红门地秧歌主要在逢年过节和各种喜庆活动中表演。秧歌队由21人组成:扮演陀头、小二哥、文扇、武扇、渔翁、樵夫各2人;打锣、打鼓者各4人;击大号(大锣)者1人;旗手2人;挑幄(笼晃)2人。小红门地秧歌表演以舞蹈为主,并辅以歌唱。
小红门地秧歌的历史渊源有什么说法?
小红门地秧歌全称为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是流行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红寺村的一档历史悠久、组织严密的民间香会,也是北京十三档武会中一档,据该会的会旗记载,该会起源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走会又名武会,为民间最热闹之杂戏,亦即民间有统一之艺术,各种歌舞技艺,五花八门,均有活泼之精神,表演各种艺术,较为精彩,于民间艺术中,具有势力,每逢山坛庙集开会时,或一村一处有典礼庆贺时,皆举行走会,而城外各村亦有历年行之者。
从小红门秧歌的名字来看,“小红门”为地名,是北京市朝阳区下辖的一个乡;“地秧歌”为其表现形式,是传统舞蹈表演形式中的一种。小红门地秧歌在未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其传承完全是在村落内完成的,属于一种村落文化,过去参加这档香会的人,全部都是红寺村的村民,大家从小耳濡目染,大多数会员基本上都是“瞧”会的,完全秉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的特点。地秧歌会的会员大都住在红寺村的主街上,平时大家一起干农活。农闲的时候,则聚在村里的吉祥寺内,练习、过排,小孩扮小二哥,青年人动作敏捷、利落则扮演陀头、武扇等难度较大的角色,老年人则担任后档,大家齐心协力,实现着小红门地秧歌村落中的传承。
在小红门地秧歌的起源中,有一种说法是小红门地秧歌是“合街的玩意儿”。“合街”从字面上理解:合有结合在一起,凑到一起的意思;街即街道,在这里主要指红寺村中街。“合街的玩意儿”即指住在红寺村中所有相关的人,共同参与、共享和实践的文化,“集体参与”是其主要特点。可见在小红门地秧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其传承只能在红寺村内进行,所有在板的人都是本村的,没师父没徒弟,只有辈分,一辈一辈的往下传,且有着传男不传女的严格规定。
根据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圣会(即小红门地秧歌)蓝色会旗上的记载,该会成立至现代,共经历过4次重整(按照老北京香会传统“三年不走会为重整,五年不走会为重贺”),分别为道光六年(1826年)、光绪五年(1879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和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