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颍上花鼓灯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颍上花鼓灯是劳动人民创造并代代相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淮河流域的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经由宋、元时期的发育,明代大移民后经济复苏的改进,到了清代发展出“大花场”的“灯舞”形式,民国初年,出现了“玩红灯”“玩灯”的习俗。颍上花鼓灯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向往。

  颍上花鼓灯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早在清代,颍上地区就盛行花鼓灯。那时叫“红灯”,由灯班子表演,锣鼓伴奏,演员伴随着锣鼓点子,在场上耍杂技、翻跟头,锣鼓一停,灯歌唱起来,演员即兴创作。随着花鼓灯艺术的不断发展,表演形式更加多元化,内容与时俱进,“红灯”便发展为后来的“花鼓灯”。

  清末颍上花鼓灯艺人唐佩金自编花鼓灯舞蹈、灯歌,丰富了花鼓灯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他在创作改编花鼓灯舞蹈时,大胆尝试将大花场、小花场纯粹的舞蹈动作组合表演演变为带有定故事情节的“舞后戏”,也就是后来的花鼓灯后场小戏,如“小放牛大扒缸”“水漫金山寺”“洞滨戏牡丹”等小戏。于此同时,唐佩金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代同步,创作了花鼓灯舞蹈曲牌“小游场”,这是颍上花鼓灯的独有特色。同时,融合其他曲调,创作了四句式新乐曲,即“四句推子”。

  鸦片战争后,在社会历史潮流的影响下,也随之发生了些变化。花鼓灯表演更加具有针对性,反映时代的心声,为了反帝反封建的需要,颖上花鼓灯艺人运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了大量适应时代发展的艺术作品。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艰难,颖上花鼓艺人逃荒到霍邱、凤台、六安等地区,在逃荒的过程中,艺人以表演花鼓灯作为乞讨的工具,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外出乞讨,在一定程度上也传播了颍上花鼓灯技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颍上花鼓灯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在其表现形式、表现内容、风格特征等方面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面貌;在专业建设方面,颢上花鼓灯逐渐从业余班子队伍发展成为专业艺术团体建设,演员开始走向专业学院派培训体系:演出场所由民间转向都市,不断地增加花鼓灯表演场地,扩展受众群体。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之后,颖上花鼓灯艺术工作者按照“双百”方针政策的指引,创作了一大批观众喜闻乐见的当代题材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自此以后,颖上花鼓灯艺术开始步入了鼎盛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兴起,颍上花鼓灯又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在花鼓灯艺人及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下,一些乡镇、村庄及街道都成立了花鼓灯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