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花鼓舞,俗称打花鼓、花鼓灯等,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春节闹花灯活动中穿插着与“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表演(也有踩着高跷打花鼓),但也适于平时单独表演,广泛活跃于庆贺新婚、生伢打喜、老人祝寿、起屋上梁、乔迁新居等祝贺堂会活动。秭归花鼓舞在演出中有一定的程序,特别是堂会,有引子(开场锣鼓)、起板(胡琴配轻击乐)、科白(倾口溜,类似其他曲种的定场诗)、独唱(挑逗性对白或对唱)、高潮(唱腔的正段子)、结尾。
秭归花鼓舞有什么历史渊源?
秭归花鼓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楚辞》中所描述的“踏步转身,侧腰向前和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中”,就是秭归花鼓舞的基本舞蹈语汇。秭归民间打花鼓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今仍流传民间。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家乡三闾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舞种“三闾花鼓子”,该舞由旦角、丑角两人表演,多人击乐。
其表现形式别具一格:表演者手持折扇和红色手帕,身着亮丽的服饰和独具特色的精美头饰,旦交脚穿绣花鞋、,丑角脚穿麻布草鞋,边歌边舞,间插道白。每逢五月初五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时,他们就在屈原庙前举行花灯盛会,表演土色土香的花鼓子,自后每逢佳节,或遇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新居落成、老人祝寿时,均有百姓自发组织的花灯班子在城镇乡村、稻场、堂屋等地进行表演。
秭归花鼓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被列入宜昌市“七鼓一曲”,1981年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1998年由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编入《湖北省民间舞蹈集成卷》。新的《秭归花鼓舞》是由传统的花鼓子发展而来,主要以建东花鼓、三闾花鼓子、跳花鼓等为核心,以花鼓的“大锣腔”长唱腔为基调,以小锣腔、端阳腔、信阳腔等曲牌和锣鼓点子为主体音乐,以蹶子绕花步,一路顺风、丹凤朝阳、龙灯步等花鼓的特色动作为主体舞蹈语汇,以潇洒大方、妙趣横生、脉脉含情、逗恋不舍、风趣诙谐的舞姿为舞蹈的基本内核,在表现形式上,右手持扇,左手握绢,双人对跳。情绪喜庆热烈、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