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花鼓戏是明末清初流行于湘南地区的一个民间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稍加提炼而成,其声腔以“唢呐牌子”和“川子调”为主,演出行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其中丑行较为突出。衡州花鼓戏创造于民间,生长于民间,反映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产物,其题材丰富多样,多取材自劳动人民的生活、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以及与傩坛活动相关的传说等。衡州花鼓戏常演剧目有《刘海戏金蟾》《福寿图》《百忍堂》等。
衡州花鼓戏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衡阳花鼓戏是在湘南一带民间小曲与歌曲艺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衡阳当地灯会、采茶、傩舞等逐渐发展而来的民间戏曲剧种之一。其源于一种叫“车马灯”(由一丑一旦表演)的民间歌舞,后来将故事情节和说白穿插于表演过程,并用呐子伴奏,形成“二小戏”。后来又产生了小生角色,发展为以“三小”见长的衡阳花鼓戏。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三小戏”的角色向多重角色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多角戏”——衡阳花鼓戏。
清末,衡阳花鼓戏一度活跃,衡阳的各县市成立了许多戏班子,因为这种戏班子活动范围广、时间长,被人称为“四季班”。衡阳花鼓戏的早期班社多为业余性质,一般一个班子8~10人。演员与乐队没有严格分工,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从艺。
建国前,艺人们的社会地位很低。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动荡,衡阳花鼓戏日渐衰落,班社所剩无几。20世纪40年代,日军侵入衡阳,衡阳花鼓戏戏班子几乎解散殆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衡阳花鼓戏获得了新生。衡阳、衡山、耒阳、衡东、衡南、永兴、安仁、资兴、桂东、郴县等先后组建了衡阳花鼓戏专业剧团,开始有规模地培养和输送花鼓戏艺术人才。他们创作、改编了一大批剧目,并对其音乐声腔、舞台、美术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衡阳花鼓戏焕发出新的风采。
衡阳花鼓戏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衡阳湘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其他戏剧剧种的影响,在声腔、演出剧目上也多有借鉴。宗教活动对衡阳花鼓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衡阳境内的南岳衡山是宗教圣地,古刹庙宇甚多,香火繁盛。每年7—9月间,民间的酬神活动频繁。酬神时必请师公设立法堂,这种法堂多是师公与花鼓戏艺人的合作,有的则是一套人马。这种合作对衡阳花鼓戏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例如,其“调腔”便是由“师公腔”衍变而来。在旧时,衡阳花鼓戏也常遭查禁,艺人们只得躲进大戏班中到各地演出,以至形成了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的状况,人称“调戏班子”。这种演出活动有利于衡阳花鼓戏在剧目、声腔以及表演程式方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