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湘花鼓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由流传于传统民间的山歌、夜歌、小调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湘北艺术奇葩,深受湘北人民的喜爱。又称“临湘嗡琴戏”,因其主奏乐器过去为嗡声嗡气的“嗡琴”而得名,在湖南花鼓戏流派中属于“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历史悠久,起源于临湘境内龙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主要流布于以临湘为中心的湘鄂赣毗陵地区,她流传到岳阳县后变成了岳阳花鼓戏、流传到湖北的通城、崇阳改称“提琴戏”。
临湘花鼓戏的起源发展经历了什么?
历史起源
临湘花鼓戏,俗称嗡琴戏。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起源于湖南临湘境内的桃林河流域,脱胎于临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调等地方音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为主,以锣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调为辅的五类声腔,有曲调三百九十余首,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近百个。它的音乐脱胎于具有浓郁临湘特色的山歌、民歌、夜歌、围鼓说唱、地方小调等曲牌。承载了大量的湘北传统文化信息,它的演变过程真实反映出当初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民间艺术、风土人情等活动,也是研究近年来发现的瑶族文化遗址的一个活化石。
发展历程
清道光年间的“两小”(小旦、小丑)初具雏形。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成为“三小”(小旦、小生、小丑),逐步形成了多角色的演出戏班,如当时有名的“三秋班”“三堂班”“乌畈门班”“金少爷班”等,“三秋班”班主还与戏剧大师梅兰芳学过戏。清光绪、民国年间,临湘花鼓戏就到了鼎盛时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成立临湘县花鼓戏剧团。1992年,临湘县撤县立市,故改“临湘县花鼓戏剧团”为“临湘市花鼓戏剧团”。1998年,正式成立“临湘市嗡琴戏剧团”,与“临湘市花鼓戏剧团”实为一套班子二块牌子。2012年,实施剧团体制改革,改革后为两块牌子一班人马,即“市楚韵临湘花鼓戏剧团”(国有企业)和临湘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全额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