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花鼓又名“花鼓丁香”、“打花鼓”、“花鼓秧歌”等,是山东省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宋代,在明代中后期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后来逐渐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流派,特别是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一带较为流行。山东花鼓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唱腔以七声音阶宫调式为主,一句接一句,一板扣一板,一气呵成,节奏明快,十分入耳。经典剧目主要有《梁祝下山》《吕蒙正赶斋》《休丁香》《高文举赶考》等。
山东花鼓的起源发展经历了什么?
渊源背景
山东花鼓,又名花鼓丁香、打花鼓、花鼓秧歌等。是山东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有记载:“杂扮或杂班,又名纽元子,又名技和,乃杂剧之后散段。在京师时,村人罕见入城,遂撰此端。多是借装为山东、河北村人以资笑。今之打和鼓、捻梢子、散耍皆是也。”《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戏曲、曲艺卷提到:“南方语言把‘花’读成‘和’,打和鼓即是打花鼓。可见,当时的杂剧即直接从山东、河北等农村选取素材以资调笑。由此可见,早在宋代,黄河流域的广大农村就有了花鼓的演唱。”从以上分析可推断,山东花鼓的历史至少可上溯至宋代。
山东花鼓是以花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对口走唱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山东曲艺中的走唱类曲种,在明代中、后期就已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后来逐渐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流派,因地域和方言的差异,风格特点区别较为明显,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两夹弦”、“四平调”、“五音戏”、“柳琴戏”、“茂腔”等,是多种剧种的直接母体。
发展情况
山东花鼓表演以一生一旦二人对唱形式最为普遍。男为“鼓架子”,女为“舞桩”又称“包头”,稍加化妆,边舞边唱。男角穿褂扎腰挎鼓,女角系裙扎裙舞帕,对唱对舞;有时女角甩开大辫,扭动屁股,翩翩走场,婀娜多姿,颇具民间风情。后来演出人数就增加了,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发展为分角色化妆演出,并增加大锣、小锣、铙钹、梆子等打击乐器,吸收了某些戏曲锣鼓经,演出愈加火爆,逐渐摆脱了“打地摊”,向戏曲形式过渡。
山东花鼓形成后,历史上虽然一度被官府禁止,但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改革开放以后进入繁盛时期。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多种娱乐形式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山东花鼓艺术逐渐陷入萎顿。2012年,应热爱花鼓群众的强烈要求,山东花鼓主要传承地田庄镇栾官屯村又成立了花鼓剧团,重新开始排练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