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嘉庆三年(1796年),是在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以其朴实粗犷的动作、明快高亢的音乐、活泼自如的表演、浓郁的生活气息、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南县地花鼓动作朴实粗犷、表演活泼自然、生活气息巴酽、艺术风格独特,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南县地花鼓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史料记载,共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五种形式。现除了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已失传外,完整保存留下来的还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表演形式。
南县地花鼓有哪几种表演形式?
对子地花鼓
“对子地花鼓”也称“单花鼓”,角色为一旦一丑,起源时的旦角和丑角都是男人妆扮的(后发展为一男一女)。丑角以红绸巾系辫子或戴草帽蒂子(将草帽剪得只剩个顶子)、砣帽、酒蒂子(帽型像酒坛的沙包盖子)为头饰,身着一套浅蓝色或深黄色、黑色服装,手拿芭蕉扇、纸扇、或绸扇为道具,在两眼和鼻子上划三道白粉,看起来像个“小”字,故称小花脸。旦角顶绸帕、搭系手巾,或扮仙头(用黑布仿制黄花少女的卷发并配有鲜花的古典发型)、巴巴头(按古时妆扮的一种发型),插红、黄色饰物,身着一套用绸子和被面布料做的大红色衣裤或衣裙,手拿丝织红绸或红布手帕、酒杯为道具。二人载歌载舞,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姐”、“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等十多种曲调、词意表演玩“套子”转“窝子”,特别是注重用扇子和手帕子来表达人物的情绪与性格。
竹马地花鼓
“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丑一旦的服饰妆扮与歌唱内容、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基本相同,但在表演程式上加了走“8”字,挽“云手”,走“磋步”等“套子”,要求手、眼、身、法、步有机地结合,特别是另增加主人公必须是骑马武士妆扮,头戴红色仙头或戴白色礼帽,身穿白色或红色武打衣,手持马鞭,肩背或腰挎竹制铺上各种颜色的彩竹马,与地花鼓的丑、旦穿插配合表演,有的还配有翻筋斗的马夫,多的时候用过十匹马,一般也有三五匹马,走“8字绕圈子,玩套子,以表现威武场面。
围龙地花鼓
“围龙地花鼓”是场面最壮观的地花鼓,旦、丑的表演程式与对子地花鼓略有不同,更加丰富,进门有送财,出门有辞东,有围龙、舞龙配合表演,龙头龙尾联接十一节或十三节龙把子,配合地花鼓舞出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套式,或摆出五谷丰登字样,通过丰富套路渲染喜庆和吉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