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地花鼓在自身的形成和发展中,以其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深受群众喜爱。作为湖区人民过年过节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无论是吹奏乐还是打击乐,无论是演出服饰还是艺术形式,无论是手、眼、身、步的技巧,还是演员专用手帕、花扇的使用,都在固有的表演程序中得到规范,呈现出表演技巧规范、表演形式十分丰富。简洁型和板式。调式和板式简洁。演出的场地和曲目比较灵活这四个基本特征。
南县地花鼓有什么表演特征?
一、表演技艺讲究规范。
首先是锣鼓牌子的规范。地花鼓的锣鼓,一般是“长槌”转“桥钹”然后“挑五捶”进唢呐吹过门,专用曲调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十月看妞”、“采茶”、“插花”、“扇子调”、“送财歌”。祖师爷是怎样唱的,师傅、徒弟一代传一代,传承不走样。其次是唱词的规范。“地花鼓”的唱词一直保持着以七字句为主体,每句七字,四句为一段,音节为“二二三”。如“正月望郎正月正,双脚跌跪妹跟前,十指尖尖来扯起,娣妹过的什么年”。学起来易记、听起来爽口、看起来活泼。再次是动作规范。
地花鼓的动作还见功底,丑、旦的手脚功夫十分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手分“梢、肘、肩”三节,脚分“梢、滕、胯”三节,头分“头、腰、胯”三节,表演时必须做到三节协调。“六合”分“内三合、外三合”。“内三合”就是要求演员在表演时做到精气神三者柔合;“外三合”就是外在的动作协调,神形兼备。把生活中的“开窗”、“搬凳”、“倒茶”、“摇桨”、“插秧”、“跨沟”、“打伞”、“望月”、“骑马”、“牵年”等动作规范于艺术动作之中。
二、表演形式十分丰富。
南县地花鼓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表演的演员少则两人,多则五六人、七八人、十几人、几十人。表演的服饰有白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兰色的。表演的道具有花扇、手帕、板凳龙、长布龙、稻草龙、蚌壳、竹马、马鞭、酒杯、筷子。演奏的乐器有堂鼓、手鼓、汉锣、大钹、小钹、云锣、碰铃、唢呐、大筒等,歌唱的曲调有“十二月望郎”、“拖板凳”、“采茶调”、“辞东歌”等。
特别的是表演形式十分丰富,有“对子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竹马地花鼓”还有“板凳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等。“对子地花鼓”在每一个场面既可以出现一对丑旦,也可以出现多丑多旦场面,至于“竹马地花鼓”、“蚌壳地花鼓”、“围龙地花鼓”的表演则是异彩缤纷、各具特点。“双龙戏珠”、“渔翁戏蚌”、“竹马戏芳”,场面壮观、威武,气氛强烈、高昂,让人们享受劳动之后的愉悦。
三、调式和板式简洁。
地花鼓的常用曲调虽然不少,但调式和板式都不怎么繁杂。这是因为地花鼓表演动作的简洁,也就形成了其声腔固定板式节奏的简洁。如“十二月望郎”、“拖板凳”、“送财歌”等,曲调结构上都是平衡对称,每四句为一组,每一句为四个小节,包括最后八个小节的花腔也是四个小节为一句,总体上可规纳为方整性的平衡对称结构。
这种声腔结构便于记忆,无论唱多少段,反正每段是四句,每一句是四个小节。依照唱词的情、声、音、字等有机的结合,形成固定的板式(节奏型)以表达填词的规律。小旦、小丑可以依据每段唱词的内容以适合人物思想感情,动作不断变化,在“内窝花”、“外窝花”走“8”字的基础上加入“左摆右摆”、“前进后退”、“探海”、“劈岔”等大量的简洁动作,表演更赋予审美价值。但任何表演程式和表演技巧又未脱离其调式和板式的简洁性特征。
四、演出的场地和曲目比较灵活。
逢上大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地花鼓的队伍也来凑热闹了。只见丑角牵着旦角踏着锣鼓的节奏走村串户,东家屋里有屋场,就在屋场上耍,东家屋里是打鱼的,就在渔船上玩,下雨天东家搬出扮桶或方桌,小丑小旦就在扮桶或方桌上打起花鼓来。看的人多,光打一个“十二月望郎”是脱不得符的,东家在桌上或扮桶上加一条板凳,“地花鼓”就加演“拖板凳”。
东家若是在屋檐下或在渔舟停靠处树起一根竹杆挂着烟酒,“地花鼓”就得加演“辞东歌”,然后,小旦站在小丑的肩上,去摘取东家赏的彩礼。至于“竹马地花鼓”和“围龙地花鼓”就更受群众欢迎。东家要为马和龙挂彩,玩“套子”耍“合子”都放鞭子、打“包封”。总之,“地花鼓”机动和灵活的形式,把喜庆与欢乐送到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