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商洛花鼓的起源发展经历了什么

  商洛花鼓民间又名花鼓子、地蹦子,盛行于陕西省商洛市7县(区),尤以商州、丹风、镇安和柞水最为普遍。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商洛花鼓传统的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音乐曲调流畅优美,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商洛花鼓的起源发展经历了什么?

  关于商洛花鼓的起源,众说纷纭。据镇安、山阳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始于湖南,上传湖北,南由汉水传至安康、汉中一带;北由丹江传到丹凤、商县、洛南一带,进而传入关中。而据丹凤、商县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则是由汉代秦陇马上鼓吹乐衍变而来,原为军事操练和出征仪仗所用。范大成《桂海虞衙志》载,诸葛亮军中就置有吹乐队,以锣鼓悬系腰间,手指击之,口唱歌词,迷溃敌人。《敦煌拾零》、《隋唐演义》等书也有这样的记载,隋末瓦岗寨三十六兄弟,曾以“打花鼓”作掩护,计入敌营,救回了秦琼,故有“唐将班子花鼓”之说。

  五代以后,花鼓进入民间。宋杂剧中的“大迓鼓”、“迓鼓舞”、“跑汉船”等,就是其艺术化了的舞段形式。北宋时,王禹偁在《畲田词》、《赋得腊雪连春雪》两首诗词中分别记载了当时商洛古先民劳动歌舞的场面,这种以锣鼓击乐的表演形式与现代商洛民间的“八岔戏”、“小调戏”的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极为相似,“田歌”也因此被认为是商洛花鼓戏的早期萌芽。

  明末清初,商洛地区出现了民间自娱自乐的小规模戏班,并有商州城隍庙、西关关帝庙、城内东门外土祠各建乐楼共三间戏楼。道光五年(1825年),第一个有名称的戏班“商州双盛班”出现。自此以后至民国年间,商洛各地成立的各种戏班共有百余个,其中既有“三女班”这样的花鼓戏“窝子”,也有“唐将班子“这样自乐性质的半职业戏班。这一时期戏剧班社的活动对传播和发展商洛花鼓作用很大。

  清光绪三年(1877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许多灾民通过打花鼓卖唱的形式到处飘流,靠“化谷物”维持生计,人们将其所唱之调叫“化谷调”,以后逐渐衍称“花鼓调”,“化谷调”传至商洛后,与当地流行的山歌、小调融合,兼收渭南、华阴秧歌、迷胡小调,最终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有动听、朴实之风格的商洛花鼓。新中国成立前,商洛花鼓几濒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民间戏班或被国有剧团吸收改造,或被以政令的形式解散,民间戏班向城市高度集中。从1956年的《夫妻观灯》开始,商洛花鼓首次实现了从民间“地摊子”小戏走向戏剧大舞台的成功尝试,从此开始了商洛花鼓的现代化改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