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锣鼓是舟山地区流行的一种吹打乐样式,明清时期在定海一带广泛流传。最早起源于航海。船靠码头时用它来招徕客人,航行时用它助兴解寂,遇雾时用它来传递信息。后来舟山锣鼓大多出现在民间乡里的红白喜事、庙会庆典及渔民祭海等活动中。舟山锣鼓乐器配制齐全,其中的两大主奏乐器分别是由十三面锣组成的排锣和由五面鼓组成的排鼓,其演奏风格独特,音量对比鲜明,音响色彩丰富。
舟山锣鼓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舟山锣鼓又叫“行会锣鼓”、“三番锣鼓”、“码头锣鼓”、“海上锣鼓”。它起源于航海,最先在航船或码头以及岛屿与岛屿之间、岛屿与大陆之间往来的交通船上出现,用敲锣打鼓招徕乘客,在航行途中为乘客娱乐排遣,在航行中遭遇危难险恶时作为呼救信号。约在明末清初,舟山锣鼓从船上移到岛上并广为流传。
1958年,白泉镇民间艺人高祥生和高如兴父子,在原有锣鼓点子、曲牌的基础上对舟山锣鼓点子加以改进与充实。他们在锣鼓的节奏和曲调中结合渔民开船闹海、战风斗浪、喜庆丰收的情景,表现了东海渔民那种豪爽粗犷的风格和战风斗浪的壮阔、惊险场面以及开船、拢洋等节日欢腾热烈的气氛,于是“舟山锣鼓”又有了“海上锣鼓”的称誉。
1959年,南京部队前线歌舞团根据白泉“高家班”锣鼓点子整理成舟山锣鼓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出。舟山锣鼓欢快的乐曲、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赢得了各国朋友赞扬,认为“由十几个人的乐队演奏,效果超出了200多人的大队”。在这次联欢节上,舟山锣鼓的演奏获得了民间音乐比赛金奖。
1960年8月,中央广播文工团民族管弦乐队采风小组又专程来到白泉镇对舟山锣鼓进行实地采风。他们对高如兴领班的“舟山锣鼓”备加赞赏,并协助高如兴整理加工,最终创作完成了反映出洋、下网、拔网、回洋、庆丰等一系列海上渔业生产图景的海上锣鼓。以后舟山锣鼓几经改进,在1962年、1974年、1976年三进杭城,参加浙江省业余文艺会演,次次获得创作演奏一等奖。舟山锣鼓名扬海内外,有12个国家级和省级的专业文艺团体来白泉采风学习。
1986年舟山锣鼓打击乐被编为《中国民族民间乐曲集成》,成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瑰宝。舟山锣鼓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舟山锣鼓》《八仙序》《渔家乐》《沙调》《潮音》等,均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浙江卷》,还有许多曲目被灌制成唱片。20世纪90年代后,舟山锣鼓的乐队常活跃于基础文化活动中,由此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了振兴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