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威风锣鼓,原名“锣鼓”,俗称“家伙”,是流行于山西晋南的一种民间打击乐艺术形式。起源于尧舜时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表演起来鼓声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荡气回肠;锣鸣镗镗、排山倒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富有民族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
威风锣鼓的由来有什么渊源?
四千多年前,尧建都平阳(临汾市古为尧都,世称平阳)。尧有两个女儿,取名为娥皇和女英,他们一家人都住在羊獬村。尧在历山招贤时,见一农夫吆喝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耕地,并在木犁的扶手上挂着一个簸箕,随时敲击,而不是拿皮鞭驱打牛耕地。询问原因后,尧王感到此人心地善良,若封帝为王,定会爱护百姓,就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了他,此人即舜。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娥皇和女英都要回羊獬村省亲。到了农历四月二十八,历山人就会带着锣鼓队去羊獬村给尧王拜寿,并接姐妹俩回历山。在这接送的过程中,两队的人马都要路站两列、敲锣打鼓以示威风,比比谁家的锣鼓更有魄力,表示对娥皇、女英的欢迎与尊重。久而久之,这种敲锣打鼓的形式就被人们称为“威风锣鼓”。
羊獬村和历山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两个典型的村民部落。几千年来,这两个村落的村民每年都如期举行隆重的“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活动,仪仗列队,敲锣打鼓,浩浩汤汤,场面壮观,约定成俗,沿袭相传,成为晋南威风锣鼓早先的一种形态。1978年—1985年,在襄汾县陶寺村出土的原始文物中,发现大批原始旧石器制作的打击乐器,例如土鼓、石磬等远古乐器,经鉴定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印证了晋南威风锣鼓起源于尧舜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