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韩城围鼓有怎样的发展历史

  韩城围鼓,原名西川锣鼓(因韩城围鼓主要分布在韩城境内的西川沿线而闻名),是陕西省韩城市的地方传统鼓乐。其中以薛峰境内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围鼓最负盛名,因其所居地为薛峰境内,故又名薛峰围鼓。薛峰锣鼓相传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宋辽战争期间,薛峰川境内为战争的前沿阵地,相传杨家将中的杨九郎经常带领北宋军队在这里出没作战,后人为纪念杨家将,便将杨家将击鼓作战时鼓乐流传下来。后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一大批融合农村文化生活,节日喜庆等的鼓乐曲牌,或表达农耕时期,庄稼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或表达宗庙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诚心境,形成了今天这种集战争鼓乐与节日喜庆、宗庙祭祀于一身的韩城围鼓。

  韩城围鼓有怎样的发展历史?

  历史溯源

  薛峰境内自古以来就是地理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其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相传在北宋时期,这里是宋辽战争的前沿战场,当时两军作战,击鼓为号,同时,据传杨家将中的杨九郎当年经常带领军队在此出没,保护当地百姓,后人为了纪念杨九郎,将当年宋军作战的鼓乐传承下来,随后经千百年的演变,形成了今天的韩城围鼓。

  韩城围鼓中有一章节名为对鼓,顾名思义,是指两军排兵布阵时所击的鼓乐。我们从其形式与鼓点中明显能够感觉到战场中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当敲到阵鼓时,鼓营分化为两营,模拟当年战场厮杀情景,呈两军对垒之势,演奏时,两军将军带领其成员成三角形排列,相对而立,怒目而视,呈战场中拼命厮杀之势;锣营、钹营和花杆营各居于自家阵营后侧,为其摇旗呐喊,以壮军威。随后,两军主将对战完毕后,阵营呈现排兵布阵之势,演奏时,时而兵分四路,时而形成合围之势,适时,鼓声雷震,节奏加快,呈现出战争到了紧要关头和即将胜利的喜悦心情。此时,鼓者情绪激昂,如痴如醉,有舍我其谁之气概。韩城围鼓无愧为古战场军乐的典范之作。

  韩城围鼓的兴盛于神权发展和宗庙祭祀有关,在韩城西川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庙宇多达二三十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损毁殆尽)。各种不同的庙会期间都有庆典,而有庆典必有韩城围鼓。从古庙遗址中的残存碑记上我们可以得知,西川原共有十八社,建庙修佛的资金,多以“社”为单位筹集,一般一庙有多社支持,同时一社又支持多庙,而“社”重要的组织纽带就是锣鼓。宗庙祭祀更是同锣鼓分不开。作为连接其族群的纽带作用的锣鼓,每逢宗庙祭祀,族上的无论是鹤发童颜的老人还是虎虎生威的后生都要美美的敲上一阵锣鼓。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围鼓的发展和创新

  韩城围鼓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底蕴深重,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民间乡土文化。作为民间文化,韩城围鼓又保留着民间文化传承性的一部分,战场军乐并不适合农村节日庆典或宗庙祭祀等形式的活动,长期以来,在地方民间不知多少代的鼓手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一大批结合农村庆典生活和反映农村文化生产生活的曲牌,使围鼓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扩大,使其内涵进一步丰富。

  解放后围鼓的发展现状

  韩城围鼓阵营完整、曲牌繁多、鼓点多样,气势恢宏,独具一格。历来为当地百姓所称颂。解放后,韩城围鼓长期是“身处闺中人不知”,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上世纪70年代,大面积寺庙被毁坏,节日庆典随之减少,人们忙于农业生产生活,无暇顾及这些事情,随渐渐淡忘;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收音机、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其对人们的吸引力也大大减弱。

  近些年来,随着韩城农村百姓生活的富裕,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显著提高,韩城围鼓又一次回到了大众面前,但是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无人问津,使韩城围鼓老一代鼓手老亡将尽,新一代年轻人对此又毫无兴趣,致使韩城围鼓面临失传的危险,素有“鼓乡”之称的王村(原十二村),过去是家家能敲鼓,户户会打锣,而现今近2000口人的村子,会敲围鼓的鼓手加起来不足50人,其中影响最大、享誉韩城的鼓手同振忠仍以古稀的年纪奔走于围鼓传承的前线。韩城围鼓即将面临衰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