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花锣鼓起源于清代,当地又称“花花锣”、“耍耍鼓”。那时候每到节日或者庙会,各家族的击乐队都聚在一起演奏。而在平日,家庭之间若发生纠葛,也会互相演奏锣鼓,以好听的曲牌和更好的演奏压倒对方,从而化解矛盾。同时也是流传在大英县象山地区古老的原生态情景音乐,由“打”、“唱”两部分组成,方言土语、唱打交融,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是与生产劳动相伴而生的四川汉民族民间歌鼓,堪称蜀地汉民族文化中最古老的活态遗存。
象山花锣鼓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象山花锣鼓有点像川剧锣鼓,但其音响强烈、节奏鲜明、花样多变,又为川剧锣鼓所不能及。象山花锣鼓演奏由大锣、大鼓、马锣、钹组成,演奏时灵活多变,其常与唢呐、胡琴、笛子等乐器配合演奏,形成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不同的曲牌,常用曲牌八支,也叫八种打法,包括青蛙跳水、倒插种等。
象山花锣鼓乐班因一般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故地域特色十分突出,但流传地域不广,曾沉寂很长一段时间。截止2014年,流传于世的“象山花锣鼓”曲牌只有15首,象山当地仅5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勉强能演奏,堪称四川古乐“活化石”。
2004年5月,在大英县发现了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这是迄今发现最早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全书共记录了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眼下,大英县十分重视象山花锣鼓的抢救,建立了象山花锣鼓研究队和演出队,节日、庙会时都有相关演出。2007年,象山花锣鼓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