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薅草锣鼓起源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语调旋律、韵调旋律、歌腔旋律、歌调旋律四种不同的“音乐方言”。单一三声腔歌有“561、612、613”三种结构形态,俗称“三音歌”。特别是两个小三度音程构成的三音歌,具有上古楚歌的遗风。宜昌薅草锣鼓在整体演奏的规模上要比全国其他地方的薅草锣鼓规模大,表演特点主要表现在乐器搭配灵活和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两个方面。
宜昌薅草锣鼓的表演特点有哪些?
宜昌薅草锣鼓的表演形式自由灵活,几乎不受传统的限制,既体现了民间民俗音乐随机表演的个性,又体现了三峡地区及江汉平原西部边缘文化融合的多样特点。其使用乐器及演唱班子也习惯于随机增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对流传至本地的所有音乐艺术形式进行“借用”。这也是全国薅草锣鼓的共性,但宜昌薅草锣鼓表现得更为突出,
宜昌薅草锣鼓的表演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乐器搭配自由灵活。其演奏乐器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仍以锣、鼓为主,而其他乐器搭配却能充分体现文化交汇的特色。大致有六种类型,具体为单锣鼓、夹锣鼓、对子锣鼓、四样锣鼓、吹锣鼓、丝弦吹锣鼓等。单锣鼓一般用一面鼓和一面锣演奏,又称为“一锣鼓”。夹锣鼓一般用两锣一鼓或三锣两鼓演奏。对子锣鼓一般用相同的两锣两鼓演奏。四样锣鼓一般用锣、钹、马锣、鼓演奏。吹锣鼓一般用锣鼓加一支唢呐演奏。丝弦吹锣鼓一般用鼓、锣、钹、马锣、小锣、边鼓、唢呐、二胡和琵琶等乐器演奏,队伍十分庞大。
其次,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宜昌薅草锣鼓较多采用的是四样锣鼓,四人一班,鼓、锣、钹、马锣四件打击乐器,鼓手领队,发歌指挥,既指挥唱歌,又指挥生产,号召力很强。也有两人一班的,一人挎着鼓,打鼓发歌,另一人掌握锣鼓架,架上挂着大、小锣和钹,敲打三件乐器接歌。薅草锣鼓演唱形式十分灵活,或互相接歌,你叫我接;或一领众和,一人或两人叫,锄草的人一齐接;或锣鼓师傅自打自唱,不拘一格。“唱”与“打”也有不同的配合,若唱时不打,只以锣鼓作间奏,谓之“住鼓听声”;若边打边唱,以锣鼓伴歌,则称之为“鼓里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