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宣恩薅草锣鼓是怎么形成起源的

  宣恩薅草锣鼓,又称“山锣鼓”,是伴随生产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歌鼓。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的击鼓祭祀,然后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类型。元明至清初达于鼎盛,现主要流行于湘、鄂、渝、黔接壤的武陵山地土家族聚居区及相邻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地区。

  宣恩薅草锣鼓是怎么形成起源的?

  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多人少,单个家庭劳动力不足。此外,总会有野兽出没,偷吃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下,土家族形成了团结互助、结伴而行、合作生产的劳动方式,伴随着锣鼓的敲击,不仅可以作为劳动的信息,还可以起到惊吓野兽的作用,还可以鼓舞劳动士气,提高劳动效率。久而久之,薅草锣鼓这一劳动艺术形式就在土家人的田间地头产生了。经过祖祖辈辈的口碑承传,不断得到完善;经过历史的锤炼,逐渐形成了风格独具的薅草锣鼓。

  元末明初,宣恩属于土司统治区,土地都集中在土司家族,农人雇工为土司集体耕种。人们在山区集体薅草或挖土时,为了达到催场催工的目的,常常击鼓以作气力,鸣锣以节劳逸,酣歌以抒胸臆。清同治二年《宣恩县志》载:“耕种田土,每换工交作。夏时耘耨,邀多人并力耘之。选善唱田歌者,鸣锣击鼓,一唱一和,谓之打锣鼓。”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人广胖荒地,种植粮食,演唱薅草锣鼓的氛围更盛,在春、夏两季,经常可以看到山野田间成群结队的土家族农人边劳动边敲锣打鼓的景象。歌师演唱时提着“家业行头”站在劳动队伍的前面,随薅草进度且唱且退,并以鼓点发号施令,唱先揶后,活跃劳动气氛,愉悦劳动者性情,激发劳作热情。